2025年第十九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11日-1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本届赛事吸引了全国968所高校的10737支队伍、超过36000名师生参与初赛。经过激烈角逐,927支队伍晋级总决赛。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派出5支队伍,分别参与了离散行业自动化(逻辑算法)、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智能制造通识以及工程实践四个赛项的最终角逐。参赛队员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实践技能和出色的团队协作,最终夺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其中,由丁金林、王峰老师指导的工程实践项目团队(队员:胡子月、孙杰)表现尤为亮眼,勇夺该赛项全国第一名!团队成员胡子月还荣获大赛“最佳女性工程师奖”(全国仅7名),成为高职组唯一获此殊荣的选手。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
是深夜实验室的反复调试
是赛场上的临机应变
更是团队协作的智慧结晶
想知道这群'技术狂人'他们的
备赛秘笈、夺冠瞬间
以及胡子月同学的获奖感言嘛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备赛故事,这不仅是关于技术的成长,更是一段关于坚持与突破的旅程。在备赛初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奖项,这将一直激励着自己不断进步,我非常感谢指导老师与学长学姐的指导,让我在备赛初期有了方向。在平时学校课程外的空余时间我都会赶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在备赛中期,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流程没有按照预期实现,不断修改程序、测试程序,不断和队友辩论与优化流程,最后定稿出最优的程序。要相信一切的努力都将会有回报,不要放弃。在备赛后期,我和队友会考虑所有的出题情况与故障情况,并且模拟正式比赛,来确保比赛时的万无一失。同时在备赛西门子期间,帮助并指导学弟们的编程。一起讨论编程思路,取长补短然后继续优化自己的程序。
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以后学习的激励。这份荣誉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这段奋斗的历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不断成长。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将成为我未来前进的动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我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激励更多的朋友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最后,再次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我队友的支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我将不负众望,继续努力学习。谢谢大家!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学校始终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育理念,通过构建"竞赛-教学-创新-科研"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打造了开放共享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平台。这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形成了“勤学善思、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为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工匠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助力更多学子在智能制造领域绽放光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