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艺术与体育学院“艺体同行初心实践团” —花鼓戏韵,薪火相传在乡间
2025-07-01 09:46:00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6月24日,在新余开展“三下乡”调研期间,新余花鼓戏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章志刚,为艺体同行初心实践团成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鼓戏教学。

  溯源历史,领略戏曲魅力

  活动伊始,传承人从花鼓戏的发展历史讲起。他声情并茂地讲述,新余花鼓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那时民间艺人挑着担子,走村串户,用简单的乐器和质朴的唱腔,给乡亲们带来欢乐。在漫长岁月里,它不断融合当地民俗与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种,成为新余人民情感与记忆的重要载体。成员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花鼓戏昔日的辉煌。

  亲授技艺,领略戏曲韵味


  随后,非遗传承人章志刚亲自示范了花鼓戏的基本功。他强调“矮子步”是花鼓戏的精髓,通过半蹲、全蹲、交叉步等动作,展现角色灵动与戏曲韵律。学员们跟随指导,从生疏到熟练,逐渐掌握动作要领。章志刚还穿插讲解了花鼓戏的表演特色,如丑角的“五官功”特技、旦角的帕子运用,以及行当设置中“三小戏”的独特性。

  直面困境,探索创新之路


  交流中,章志刚坦言如今花鼓戏面临观众老龄化、传承人才短缺等问题。但他并未气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借助“三下乡”活动,像此次邀请实践团参与,将花鼓戏带到大众视线,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和了解这门艺术。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制作花鼓戏主题的玩偶、钥匙扣、明信片等文创产品,让花鼓戏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