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赣南师范大学实践团走进赣州市大余县探寻客家文脉
2025-07-09 17:27:00

  “厚植家国情怀,深悟文化根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古道新程实践团走进赣州市大余县,开启了一场以“踏寻红色印记,弘扬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余县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实践团以“石痕连古今,薪火照新途”为主线,将思政课堂搬进大余县博物馆与梅岭古道,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探寻之旅。

  在大余县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被“客家迁徙史诗”“文化传播之路”等珍贵展陈深深吸引。这些展品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史书,铺开了一幅民族融合的缤纷图卷。透过它们,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体会客家先民在漫长迁徙过程中“一步一乡音,十步方言融”的艰辛与智慧。现场教学中,队员们深刻体悟到客家迁徙不仅是人口的流动,更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生动写照。

  梅关古道,这条横亘赣粤的千年古道,不仅是古代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更是客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桥梁。它打破了地域的阻隔,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深度交融,为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团从“古道通衢”“烽火雄关”“古道新程”三个维度开展现场思政课教学,从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中体悟客家人民团结奋斗、爱国爱乡的精神追求。

  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民鼓励同学们要勇当客家文化的传播者,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古道孕育的山歌、围屋、民俗等文化瑰宝在青春创意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要循着古道的薪火之光,自觉将民族团结之志转化为强国建设的澎湃动能,以青年担当铺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大家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特别是领悟到了客家文化中蕴含的团结奋斗、爱国爱乡、开拓创新等精神内核。他们将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重任,让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来源:赣南师范大学;文:廖林雄、傅赞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