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追光逐迹”社会实践队走进瑞金泽覃乡——追光送暖,为爱留影
2025-07-04 09:43:0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日—3日,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追光逐迹”社会实践队带着爱与温暖走进了瑞金市泽覃乡石水村、安治畲族村、泽覃乡敬老院,他们在石水村村民委员会门口、泽覃乡敬老院及安治畲族村村民家中,精心搭建起北京天安门幕布,用手中的相机为同村老人与敬老院老人开启了一场充满爱与温暖、家国情怀满溢的公益拍照之旅,让每一道暮年的皱纹里都藏满故事,在这片红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别样动人的画卷。



  (实践队员在石水村村民委员会为老人拍照)

  “爷爷奶奶,头稍微抬一点,笑一笑,对,就这样!”为了让老人们拍出满意的照片,实践队成员们化身“造型师”和“摄影师”,细心调整光线、角度,耐心为老人们整理衣衫、梳理白发,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实践队成员们不断变换着角度和姿势,他们半跪在地上,仰拍老人们的面容,镜头前,父子相视而笑,老友促膝长谈——这些平日里朴素的瞬间,在志愿者的镜头下成为了值得珍藏的“大片”。同时在深入走访村庄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发现,部分高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面临着拍摄不便的问题,为了给这些村民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忆,成员们决定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将专业的摄影服务送到他们身边,用温暖的话语和贴心的举动让老人们放松心情,让身处当地的老人在家门口感受首都的庄严与祖国的温暖。


  (实践队员走进安治畲族村为老人拍照)

  从背景布的精心挑选到拍摄角度的反复调整,从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进敬老院帮扶到根据特殊群体需求定制拍摄方案,“追光逐迹”社会实践队成员们用“走心”服务让活动充满质感。



  (实践队员在泽覃乡敬老院为老人拍照)

  每一张照片都仿佛是一个故事。在这片充满历史与荣耀的土地上,一位九旬老党员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爹,咱们离天安门再近些。"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两位年逾花甲的儿子将父亲移至提前布置的长椅上。摄影师半跪着调整焦距时,老人突然挺直佝偻的脊背,浑浊的眼睛迸发出年轻时才有的清亮。"小同志,请把镰刀斧头的图案拍清楚些。"他摩挲着党徽的手背暴起青筋,阳光穿过指缝,在幕布上投下宛如红旗漫卷的剪影,这一刻,石水村初夏的蝉鸣、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远处飘来的稻花香,都凝固在胶片里,成为诠释"共产党员"四个字最动人的注解。


  (实践队员在为70多年党龄的老人拍照)

  一张照片,定格的是瞬间;一份关怀,温暖的是人心。此次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追光逐迹”社会实践队走进瑞金泽覃乡石水村为老人公益拍照的活动,不仅为老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老人的重要性。“追光逐迹”社会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带着这份爱与责任,踏上新的征程,同时希望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家国情怀的力量,让这份爱与温暖在更多的地方绽放。

  据了解,今年暑期,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追光逐迹”社会实践队再次扎根于乡村一线,这已经是他们第二年在瑞金开展此项关注乡村发展与乡村老人的生活状况的公益活动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实践队已为100多位农村留守老人免费拍照。今年,他们依旧秉持为农村老人追光送暖,为爱留影的理念,通过公益拍摄的方式记录村民,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镜头背后的温暖,同时唤起更多人对乡村留守老人的关注。(来源: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