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省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在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共庆第五届“国际中文日”,近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组织了“瓷韵匠心·共绘东方”瓷板画体验活动。来自法国、德国、阿富汗、马达加斯加等13个国家的20余名外籍人士齐聚一堂,亲身体验中国非遗技艺的魅力,以瓷为媒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对话。
活动以“理论+实践”的形式展开,特邀南昌市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豫章木煅柴烧代表性传承人李建现场讲解江西瓷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南昌瓷板画的历史渊源,结合中文日主题分享瓷板画中的江西元素及其文化寓意。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燕教授介绍了中国国画的青绿山水和文人墨色,还现场展示了国画技法——泼墨。从景德镇青花瓷的千年传承到现代瓷艺的创新表达,外籍人士通过视频影像、实物展品与手绘演示,深入了解了釉下彩青花瓷的设计打稿、勾画笔法、勾线填色等工艺流程。
在创作环节,外籍友人在专业导师指导下,以中国传统兰花纹样为灵感,先用墨汁在宣纸上练习,再在瓷板素坯上进行自由创作。来自意大利的Max在瓷板上融入了东方巨龙并写上“巨龙觉醒”,德国的Nabina则将竹林和仙鹤结合,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不少外籍人士更是用青花料在素胚上写上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让中文这份穿越时空的礼物与赣鄱文化瑰宝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此次外籍人士沉浸式体验瓷板画非遗技艺,架起了跨越文化藩篱的艺术桥梁,让地方文化基因在国际语境中焕发新生,又在共同创作中消弭认知隔阂,催生情感共鸣,以艺术对话激活文明互鉴的深层动力,织就连接世界的人文纽带,让文化差异转化为文明共生的珍贵养分,持续滋养和扩大江西国际朋友圈。
南昌瓷板画是江西特有的瓷上绘画艺术,是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的巧妙结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瓷板画展现了令人驻足的传统美学和现代工艺,不仅是艺术载体,更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特殊语言。在“国际中文日”举办瓷板画体验活动,打造“中文+江西特色文化”国际传播样板,促进了非遗技艺展示与东方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国际中文日”的活动主题和宗旨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彰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也为在江外院生活的外籍人士搭建了深度感知中国文化的桥梁,是积极践行该校作为江西省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的具体举措,持续擦亮学校“外”字特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