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本科骗局有哪些,怎么警惕被骗
2025-05-21 15:05:2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国际本科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联合培养的全日制本科教育,一般由国内和国外两个学习阶段组成,学生最终获得国外高校颁发的本科学位证书。国内有很多大学都承办了此类项目。那么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国际本科骗局有哪些,怎么警惕被骗”的相关信息,感兴趣的同学继续往下看吧。
国际本科骗局有哪些
一、虚假承诺:“保录世界名校”背后的文字游戏
陷阱:许多机构宣称“无需高考成绩”“100%升读QS前100名校”,但实际合作院校多为排名靠后或未被认证的学校。部分项目甚至伪造录取通知书,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入学或学历无法认证。
二、资质缺失:“教育部备案”≠“官方办学”
陷阱:部分项目虽在教育部备案,但实为外包给培训机构,学生无法享受本校资源,甚至被注册专科学籍。
三、课程“注水”:“国际化教育”沦为“雅思补习班”
陷阱:一些项目课程设置随意,外方教材翻译粗糙,师资缺乏国际教育经验,甚至将语言课替代专业课。
四、学历认证风险:“双证”噱头背后的单证隐患
陷阱:部分项目混淆“计划内”与“计划外”招生概念,承诺“双证”却仅发放国外单证,且未通过教育部认证。
五、隐形收费:“低学费”背后的无底洞
陷阱:部分项目以“低价”吸引报名,入学后巧立名目收取教材费、管理费等,总费用远超预期。
国际本科怎么警惕被骗
一、官方核查备案
登录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http://jsj.moe.gov.cn/)查询项目是否备案,确保项目编码与招生简介一致。警惕“计划外自主招生”等表模糊表述,部分项目可能仅挂靠学校品牌,实际未备案。
二、中留服认证范围
确认学位能否通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https://www.cscse.edu.cn/),尤其注意“全程国内就读的4+0项目”是否在认证范围内(部分非S9院校可能受限)。
三、警惕"双认证陷阱“
某些项目声称“国际认证”,实则仅为行业协会认证(如ACCA、CFA),与教育部认证无直接关联。
四、核查前置学历是否被认可
非SQA的3+1项目需核查前置学历是否被国内认可,部分“专升本”路径可能导致第一学历断层。
五、学籍双注册验证
计划内项目应同步注册国内高校学籍(学信网可查),计划外项目需与外方院校直接签署协议,确认学籍录入外方系统。
六、硕士申请认可度
QS排名200后的外方院校学位,申请英国G5、美国Top30硕士可能受限,需提前调研目标院校的“认可院校清单”。
七、核查师资质量
外方教师占比≥30%,且需提供外方院校官网可查的教职工信息;核心课程(如商科金融、工程数学)必须由外方教授授课;警惕“飞行教授”模式(外教仅短期集中授课)。要求校方提供近3年毕业率数据,QS前100合作项目正常毕业率应≥85%,低于70%需谨慎。
以上就是本文有关于“国际本科骗局有哪些,怎么警惕被骗”的相关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此外如果同学和家长们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出国留学或者国际教育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中国教育在线或咨询本平台留学客服老师。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