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课程分类
2023-11-23 15:23:12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美国大学本科强调通识教育,但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各有千秋,选课的自由度也有所区别。下面留学频道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下“美国大学的课程分类”问题。
美国大学的课程分类
1.分布型课程体系
约70%的美国大学都采用分布型课程体系。这种体系会设置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部分,学生必须按照要求修满分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规定课程,并且对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和学分数都有规定。
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主要领域的科目,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在某个学科/专业领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
这种跨学科的必修要求,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领域也能够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奉行该体系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为例,学校对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就会有不同专业的通识课程要求,学生需要选修写作、文学与差异、认知论和认知、道德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历史分析、定量和计算推理各一门课程;文学与艺术、社会分析、科学与工程各两门课程;以及一到四个学期的语言课程。
2.核心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与分布型课程体系相比,这种体系对核心课程的要求更加具体,课程多以某一社会问题或者学科问题为基础、多学科交叉为组织形式,知识体系也更加宽泛和综合。
这种课程体系通常会出现在综合性大学和大部分的文理学院,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写作、艺术、文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几大类。
以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为例,学校规定了包括人文、现代文明、科学、文学、音乐、写作在内的6个类别的核心课程,每个类别在大一大二都要选满规定的学分。
这些课程的内容跨越历史、地域,文化以及学科或系科的界线,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并为他们打下宽广的人文与科学方面的知识基础。
3.开放式课程体系
开放式课程体系充分贯彻了自由教育的理念,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哪些课程,而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想学或感兴趣的领域。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学分的要求,一些开放式课程的大学会让学生提供一份关于学业的提案或论文,学生需要选择专业方向并申报,如果没有达到专业的最低要求也无法毕业。
该课程体系的代表院校有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等等。
以布朗大学为例,学校本科只设有一个文理学院,对于学生具体学什么以及选修的顺序都不作规定,只要完成以下要求就可申请毕业:
1.至少完成30门课程;
2.必须修完一个专业(方向)的课程;
3.必须在大一和大二两年间修一门,大三和大四两年间再修一门写作课程,并展现出良好的写作能力;
4.必须完成八个学期的学习。
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可以在本科学习阶段探索学习更多的领域,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4.名着课程体系
名着课程体系主张学生具有渊博的学识,对学生没有主修要求,只为学生设计了一套必读的名着教材,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到自然科学、艺术、宗教全都有覆盖。
实行名着课程体系的美国大学较少,最具代表性的是圣约翰文理学院(St.John's College)。该大学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二百多部文学作品、学术着作以及学术论文的学习,具体毕业要求如下:
1.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着为主;
2.二年级学生则主要研读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着作;
3.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的思想家的着作;
4.四年级学生就集中于18、19世纪以及当代一些名家的着作。
以上就是“美国大学的课程分类”的相关介绍,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国教育在线留学频道。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