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入读名校,不少家长逼子女在年幼时已练成“十项全能”,备受争议。但美国有一名少女被常青藤联盟大学拒收,竟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慨叹“我妈不是虎妈”,因而没到非洲参加夏令营、没上兴趣班,导致输在起跑线上。文章引起欧美热议和反思,有网民批评她是酸葡萄心理,也有人赞她勇敢揭示名校招生的虚伪。
被老师“骗”了两年
撰文感慨的高中生韦斯成绩出众,平均成绩高达4.5分(一般4分就算高分),美国大学入学试SAT分数达2120分(可以申请前30名大学),曾在参议院当实习生。但要入读名校,好成绩明显不够,她没有其他“技能”,不够多元,结果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都把她拒之门外。落榜后,韦斯起初天天向家人哭诉,经劝说下化悲愤为力量,撰写《给不录取我的大学的信》,自嘲式讽刺名校招生标准,宣泄不满。文章一开始就说老师都是骗人的,称老师说“做回自己就可以”,事实证明那是骗人的,根本不符合大学的录取条件。
后悔没有“作秀经历”
韦斯称,若两年前就认清真相,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下就不一样。她说“应该”开办一个虚假的慈善团体,为无家可归者照顾宠物也好,为黑猩猩筹款也好,以便为自己加分。她还抱怨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没学琴,入不了校队,又没有去非洲参加夏令营,要不然应该可以拥着可怜的孩子拍照,再写文章说经历如何改变一生,机会就大增了。
有专家解释,名校录取条件是希望指引学生“求学不是求分数”,鼓励他们多做志愿者和参与课外活动,及早认识自己和社会;美国常青藤大学闻名中外,每年吸引全球大量学生报读,竞争十分激烈。要入读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拥有出众的学业成绩当然至关重要,但如果申请的学生课外活动有出众表现,成为常青藤大学学生的机会亦较高。
点出学生“履历造假”
文章刊登后随即引起热议,有人批评她乳臭未干,是在嫉妒别人。但也有人称赞她说出了现行招生制度的残酷真相,点出了学生虚伪、履历造假等问题。
文章令韦斯人气急升,有公司说要为她提供工作和实习机会。她还被邀请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做节目,她重申文章只是自嘲式讽刺,不是真抱怨父母或想虚构慈善参与,她又坦言自己其实也参与过不少志愿者活动,“不是死读书”,但认为名校追求学生多元的同时,有必要改变过分追求课外活动表现的态度。
推荐链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