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三教”改革、“五金”建设走深走实,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通辽职业学院精心策划举办“教材建设成果暨新形态教材展”。本次展览通过“学院教师精品教材展”与“全国优秀出版社教材联展”两大板块,系统呈现学院在教材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助力高质量教材选用,彰显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厚植育人沃土:精品教材筑牢职教根基
教材建设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载体,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压舱石”,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辽职业学院始终将教材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举措,立足区域产业需求与专业特色,构建起“用、建、管、评”四位一体的教材建设生态体系。
合校以来,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各类教材累计达164部,覆盖公共基础、机电工程、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九大领域,其中医药卫生类教材占比达58%,凸显学院在特色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与行业引领力。近五年,学院以教材建设为引擎,斩获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奖项310余项,5部教材入选自治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刘东华院长主编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师范教育系包丽芬老师主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经自治区教育厅推荐参选全国“十四五”规划教材,成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典范。
对标一流标准:构建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生态
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建设,深耕医药卫生、智能制造、现代农牧等特色领域教材建设。通过构建“行业专家 + 骨干教师 + 企业技师”三方协作机制,学院推动教材内容与“岗课赛证”深度融通,将企业真实项目、技术标准、岗位规范融入教材,加速教材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打造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行业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精品教材,实现教材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在此次“教材建设成果暨新形态教材展”中,学院根据各教育系需求,精心邀请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9家知名出版社参展,集中展出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牧、健康护理等重点领域的优质教材约两千多本,供教师自由选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选择。历年来,学院均从这些信誉良好的出版社中遴选教材,确保教材紧贴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与产业岗位需求。同时,学院以2部参选全国“十四五”规划教材为标杆,通过教材研讨会、成果巡展、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发挥精品教材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广教材建设先进经验,带动全院教材质量整体提升,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
数字赋能创新:新形态教材推动教学改革
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12月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将“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列为重点任务,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明了数字化发展方向。学院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将数字教材建设作为落实“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培育工作、践行教育数字化的核心抓手,也是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提升育人效能的必然选择。学院以信息技术为驱动,推动“智能教师”“智能教材”“智能教法”深度融合,构建“新三教”生态体系,推动教学理念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模式从单一迈向多元、教学载体从平面跃升至立体,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依托数字教材建设,以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教材边界,通过数字教材、交互式案例库、虚拟仿真资源等多元载体,推动教材内容与产业需求、岗位标准、技能竞赛深度对接,为“岗课赛证”融通提供有力支撑。其中,《X线摄影检查技术》《药学服务手册》等数字教材凭借前沿技术与创新设计,成功纳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体系,实现教材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同步迭代,确保学生所学与产业所需无缝衔接。作为2024年度新增编写教材中率先完成数字教材建设的成果,其成功实践不仅为学院教学改革注入数字化动能,更以点带面推动教学模式革新,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生动范本。
展望未来,通辽职业学院将以此次教材建设成果暨新形态教材展为全新起点,聚力深耕教材建设内涵,纵深推进产教融合生态,多维强化数字赋能势能,拓展协同辐射带动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激活职教新引擎,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锻造标杆范式、厚植长效动能。
葛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