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寄语毕业生: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2021-07-05 14:27
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在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校长 汪劲松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来宾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举行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庆祝同学们人生的重要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代表张炜书记,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送上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向为同学们成长辛勤付出的老师、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四年前从五湖四海相聚西工大,在这里锤炼本领、探寻新知。还记得在四年前的入学典礼上,我鼓励大家“要努力做优秀的工大人”,刚才王时宇同学也谈到了。四年来,学校一直在关注着大家的成长:学业成绩、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竞技体育、艺术展演,可能还有部分同学朦胧的爱情……同学们用不懈地努力奋斗为自己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也为学校事业发展增了光、添了彩。四年来,学校也在不断加快奋斗的步伐,同学们亲历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点滴,参与了八十华诞庆典,见证了学校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同学们投入到学校人才培养大讨论中,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同学们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也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力量。四年弹指而过,今天,我很高兴地从大家更加成熟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信心,我发自内心地为大家感到自豪和骄傲!

  今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生日。昨天,我们共同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科学展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奋斗”一词贯穿始终。我细数了一下,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23次提到了奋斗。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内涵丰富、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不论是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还是铸就伟大精神,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当前,中华民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我们顽强拼搏、砥砺奋斗。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寄语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嘱托,同学们首先要清醒认识“为什么奋斗”“为谁奋斗”“如何奋斗”。“为什么奋斗”“为谁奋斗”体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如何奋斗”则表明了方法和路径。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站在人生新起点,随着角色的转变,面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同学们如何才能行稳致远,担负起时代重任?历史和现实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行稳致远、勇担重任的核心就是要心怀“国之大者”。1919年,冲在五四运动前列的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中国首枚原子弹理论研究团队平均年龄23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等等,这一代代青年,之所以能够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首先是因为心怀“国之大者”。何为“国之大者”,“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这是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总结出的道理。“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之大者”作了深刻阐释,指出“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同学们要把“国之大者”始终铭刻于心,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

  心怀“国之大者”,要学会观大势、立大志、长志气。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上疫情影响、封锁围堵冲击,这些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既带来千载难逢的人生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不论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还是选择继续深造,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同学们要学会把握时代潮流,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辩证看待新机遇新挑战。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同学们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踏实工作的同时,努力成为新职业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领域的开辟者。同时,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同学们要有“平视世界”的自信和从容,有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勇气和志气,以自身之所学急国家之所需、人民之所需、社会和世界发展之所需。

  心怀“国之大者”,要学会讲奉献、明大德、养正气。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大德”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的浩然正气。8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西工大毕业生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三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西工大现象”,而“愿意去”就是胸怀祖国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15位毕业生,作为第23届支教团成员,即将奔赴广西融水、云南红河、宁夏盐池等地志愿支教,踏着学长学姐们的足迹继续奋斗。18年来,近200名优秀同学被学校选送到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服务,展示了西工大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品质,得到了认可。希望同学们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心怀“国之大者”,要学会求真知、成大才、有底气。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成大才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上周学校启动了“百名总师讲思政课”活动,我认真读了总师校友们的寄语,很多校友都回顾了学校优良的学风对他们职业生涯产生的深刻影响,希望学弟学妹们养成持续学习习惯,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持续深入,工作对象和条件深刻变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想适应时代的变化,仅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养成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仅要持续学习,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认识问题,用辩证的、系统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注重探寻规律、发现规律,形成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希望同学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练就过硬本领,筑牢成才之基,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挑战、化解风险。

  心怀“国之大者”,要学会入主流、担大任、强骨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在革命战争年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与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的时代使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改革开放时期,青年的时代使命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同学们的时代使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为西工大学子,要选择入主流、上大舞台、做大贡献。什么是“主流”,党、国家和人民需要就是主流,“铸国之重器”就是主流。在昨天庆祝大会开始前,15架歼20飞机编队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我想同学们一定和我一样心潮澎湃。包括歼20总师杨伟在内的军机三总师,还有民机三总师、直20总师,以及许许多多西工大人都是在毕业后投身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为国家战略需求贡献了西工大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还有很多的科学高峰等待我们攀登,还有不少“卡脖子”技术需要我们攻克。面对复杂多样的挑战,我希望同学们时刻提醒自己:我选择对了吗?我付出了吗?我坚持了吗?就像刚才谭永华校友所讲的那样,我有没有这种决心和恒心,用一生的精力来钻研一件事情?衷心地希望同学们也像前辈一样,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挑重担,在国家事业发展的主战场挥洒青春热血,用中国青年的骨气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衷心地祝愿大家前程似锦,一切顺利,常回家看看,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西北工业大学 2022-06-02 09:36
西北工业大学 2022-06-01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