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16日,在辽宁省工业与信息化厅、辽宁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沈阳工学院联合美云智数成功举办了“灯塔领航 数智赋能”AI+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论坛。近300位教育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合作伙伴和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围绕AI+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沈工携手美的 “点亮”数字灯塔
会上,美的集团与沈阳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全球样板间,正式启用“沈工-美的数字灯塔学院”,标志着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全国首个深度融合制造业实践与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样板落地。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马仲彬,辽宁省教育厅领导,沈阳工学院董事长王兆宝、校长李康举,美的集团企业业务总裁王新亮、美云智数总裁金江出席活动,爱玛科技、富创精密、东方雨虹、一汽大众等企业代表,沈阳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院校嘉宾共同见证。
李康举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行动是最好的解题思路。沈阳工学院与国内外的头部企业合作,共建美的等18家现代产业学院和24个实践教学中心,并迅速投入使用,以企业的产品、技术和企业项目以及人才需求为目标,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校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以美的灯塔工厂系统的数字化管控平台为型,打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与运行,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教学管理平台结构日趋合理、功能日渐强大。
沈工-数字灯塔学院凝结了美的集团数十年制造业业务实践和数字化转型经验,引入工业大数据、工业仿真、AIGC等前沿技术,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打造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全球样板间。
金江在致辞中提到,数字灯塔学院的创新在于构建了“三共机制”:一是共建课程体系,将国家双跨平台上的真实企业场景转化为教学案例;二是共培双师队伍,实现工程师和教师的有效互动,在企业知识和教学知识上共学、共享、共建;三是共创实践平台,链接美的以及核心客户的实习、就业机会,为学子们毕业前对接实操平台,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未来,美的集团美云智数还持续将助力沈阳工学院打造“三个标杆”,一是成为东北地区产教融合改革试验区标杆,培育智能制造系统工程师;二是建设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标杆,毕业生将获得工信部权威数字化人才认证;三是树立校企协同创新标杆,联合申报省、部、国家级科研项目。
张峰在致辞中指出,沈工-美的数字灯塔学院这座由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与全球科技集团强强联手的创新平台,不仅标志着我国产教融合进入3.0时代,更象征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进程中,教育与产业的同频共振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沈阳工学院作为全国首批“新工科”建设高校,开创性地将教室建在产业链上,与美的共建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课程体系,涵盖数字孪生车间规划、工业APP开发等12个前沿模块,联合开发的教学案例库全都来自美的6家世界级“灯塔工厂”的真实场景。这种“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让知识长在产线上”的育人模式,正在破解“企业求贤若渴,学生学非所用”的结构性矛盾,期待沈阳工学院与美的集团共同谱写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壮丽篇章。
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全球样板间
当前,辽宁正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辽宁样本”。作为省内高校之一,沈阳工学院始终把开放和创新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沈工-美的数字灯塔学院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人才培育的孵化器、产教融合的示范田,让驱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沈工-美的数字灯塔学院创新采用“沉浸式”实战育人思路,借助国家级“双跨平台”—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与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成员KUKA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自动化-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四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新范式。学院重点培养制造企业全价值链拉通的数字化人才,以现代制造型企业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为抓手,提炼基于业务的实训场景,归纳基于场景的典型岗位,筛选基于岗位的重点工作,将工作转为可落地实践课程,形成“任务牵引式实战教学”。
双方将充分发挥多模态资源优势,共建“促进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新生态。美的集团深度参与沈阳工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在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等重点领域共同设立特色专业方向,定制专属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美的集团将为沈阳工学院学生提供丰富实习岗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美的集团投入先进技术与项目案例,打造高度仿真的企业工作场景,用于学生实践教学和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在科研方面,双方将围绕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课程建设方面,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组织学科竞赛,开展企业开放日等活动,共同推动沈工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教学新方式。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ME20+论坛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ME20+论坛上,企业与高校的专家们围绕《需求侧视角——制造业数字化人才的核心能力与精准对接》《供给侧创新——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突破》《战略发布ME Agent共创计划》三大议题进行经验分享与深入探讨,为数智化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论坛上,多位企业与高校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爱玛科技CIO卢会北作《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看人才需求痛点》报告,深入剖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人才需求困境;万向钱潮数智创新中心总经理魏芳芳以《破局之道:制造业AI场景落地的三重挑战与实践路径》为题,分享了制造业 AI 应用实践经验;美的集团HRBP朱晓东在《数字驱动的业务转型与人才缺口》报告中,阐述了业务转型与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高校方面,辽宁工业大学校长张启俭带来《跨学科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报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杨小东分享《数字化人才培养实践与突破》,为人才培养提供高校视角的解决方案;美的集团美云智数副总裁魏晓刚作《共创Manufacturing Education Agent》报告,带来创新战略计划。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圆桌论坛环节,沈阳工学院董事长王兆宝、万向钱潮数智创新中心总经理魏芳芳、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员巧云、美的集团HRBP朱晓东、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书记兼校长王晓凤、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杨小东围绕数字化复合人才培养、AI 创新人才培养、出海背景下海外人才培养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嘉宾们各抒己见,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现场思想碰撞激烈,干货满满。
此次合作不仅是校企资源的深度融合,更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人才+技术”双引擎,树立了全国产教融合新标杆。数字灯塔学院通过“教育反哺产业、产业赋能教育”的闭环模式,破解传统产教融合难题,为行业输送复合型数字化人才。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助推中国智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