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选调生张凡:在祖国大地,成就“诗和远方”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8-17    

  2020年的8月,甘肃省镇原县郭原乡毛庄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老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学生们。他们一行13人,都是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艺术团的骨干成员,来到这里,为的是给毛庄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一次完全公益的“艺术体验”。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将带领着毛庄小学的同学们共同完成美术基础、乐理知识以及多种乐器演奏的学习,让处在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们体验一次别样的“艺术之旅”。

  而这一切,要感谢一位在背后默默奉献的年轻干部。他名叫张凡,是2018届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他以中央选调生的身份进入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工作,并于当年选派到甘肃省镇原县开展基层挂职锻炼。正是在他的多方协调下,这次毛庄小学的公益之行才得以顺利开展。

  村里来了“年轻娃”

  2018年底,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安排下,张凡来到了尚未脱贫的甘肃省镇原县郭原乡王咀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这还是个娃娃么!”初到王咀村,张凡面对更多的还是老乡们的怀疑。这个北京来的“90后”,能给这个贫困的山村带来什么呢?“说实话,刚来的时候,我确实也没底。”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张凡坦言,面对完全陌生的农村环境,他确实不太适应:而农村工作更是千头万绪,脱贫攻坚任务紧迫,毫无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又该怎么快速融入呢?思索再三,他下定了决心:“既然不会,那就从头开始学。”

  张凡来时正值年末,村里的事情正忙不完,张凡就和其他村干部一道,走家串户,共同处理村内大事小情。短短一个月,他不但熟悉了村情民情,也跟着乡村干部“取到不少经”。

  “我们村是个比较大的行政村,不去乡间田野开展工作,那就叫‘纸上谈兵’!”从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到户内产业发展;从帮助合作社规范建设,到了解党员群众思想动态,王咀村的角角落落,总能看到张凡奔走的身影。后来,乡亲们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个城里来的“年轻娃娃”,亲切地称呼他叫“小张”。而这种俯下身子、融入群众的作风,也使得张凡对王咀村的情况越来越熟悉,工作开展起来也才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个“药方”解难题

  张凡来时,王咀村尚未实现脱贫,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挑战重重。

  “我们村人口多,党员也多,尤其是还有不少老党员。” 这一点给了张凡启发:“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抓住了脱贫攻坚一线的“领头羊”,就能凝聚起全村力量、共战贫困。”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思考,张凡找到了工作的突破点,“就从党员抓起、从党的建设做起。”

  在张凡来之前,王咀村党支部工作一直难有起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村里党员和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开展基层党建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程度“宽松软”的问题。于是,张凡对症下药,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支部共建三个方面开出了“药方”。

  在制度建设上,张凡帮助村党支部建立起了党员积分管理、外出党员服务、党员教育学习等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管理服务制度,将村情与中央要求紧密结合,既让党员干部易于接受、便于执行,也让大家对党员身份有了更强的认同。

  在平台建设上,张凡积极在支部工作中引入信息建设,在全县率先开通村级党建公众号——“王咀党建”,先后推出“家书中的初心”“‘两会’时刻”“讲好中国故事”等10余个专题,便民服务功能也逐步丰富,渐渐成为了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农村党员线上学习平台。

  在支部共建上,利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定点帮扶的优势,张凡推动王咀村党支部与研究院办公厅党支部结对子,共同谋划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一起研究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看到村党支部有了令人可喜的变化,支部书记王自福感慨道,“真没想到小张能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大家都感到不一样了,党员们又(聚)拢到一起了,干起事劲头更足了!”

  汇聚力量扶真贫

  王咀村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贫困山村,交通较为不便,茹河穿村而过。面对着这条流淌千年的河流,村民们一直期待着能有一座连通村内多个自然村与乡政府、村部、村小学之间的桥。然而,村里没资金、县里也缺乏相关项目支持,这可愁坏了村干部。张凡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想方设法联系社会资源,筹划修桥项目。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帮助下,张凡联系到了无止桥慈善基金会——一个专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公益基金会。在他的努力下,基金会项目委员会主席带队亲赴王咀村进行实地调研,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将为王咀村修建起一座“无止桥”,配套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这样的工作新思路,是张凡带给当地的新变化:主动与邻近企业、高校对接,把“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富了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在他的帮助下,村里合作社开展了线上推广;农业专家来到村里指导产业发展;爱心企业赴王咀开展助学助贫……特别是,张凡联系了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在郭原乡设立了“新时代青年宣讲基地”,先后4次实地开展理论宣讲。这次在毛庄小学的“艺术体验之旅”,也得益于当地与西安交通大学的互动与合作。

  脚下泥土留真情

  王士心(化名)的小儿子一直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张凡得知后,多方联系,找到了西安多家大型医院的心理科专家,带着王士心父子赴西安就诊。随后,张凡又向上级申请,帮助他们争取到特别救助,缓解了经济压力。“小张可真是个好娃啊!”这句朴素真切的话,不仅表达了王士心一家对张凡的感激,更代表着王咀村民对他的认可与喜爱。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张凡看来,想要真正地带动群众,最重要的还是要投入真情。“只有站在乡亲们的立场上,才能被大家所接受;只有用最大的诚意来争取乡亲们的支持,才能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从青涩稚嫩的大学生,到村民口中的“小张”,张凡一路走来,收获满满,他与全村党员群众一道,见证和参与了村里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2019年底,王咀村下剩贫困户仅剩5户,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之初的52.28%,下降到0.85%,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毛庄小学的“艺术之旅”还在继续,张凡的工作仍旧忙碌:西安交大“挑战网”制作、展示郭原乡发展新貌的《郭原印象》微记录片即将发布;镇原县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组织的消费扶贫直播带货活动正在酝酿中;王咀村史的编辑整理也到了最后校对的阶段。回顾在王咀村的六百多个日夜,张凡感慨不已,“这里虽然远离大城市,却有我践行初心的‘田园牧歌’。在这里,和乡亲们一起,听党指挥跟党走、共同努力奔小康,就是青春最亮丽的一抹色彩!”

关注中国教育在线陕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资讯

分享到 更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热点资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