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五维协同铸诚信 打造“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新模式
春日的山东航空校园,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思政大课正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子心田。自山东省教育厅部署“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以来,山东航空学院发出《关于在全校开展“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的通知》,创新构建“大中小学贯通、校内外协同、知信行合一”的育人体系,通过集体备课、专题授课、实践育人、学术涵养、文化浸润五维联动,将诚信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诚信之光照亮青春航程。
集体备课夯基固本:打造贯通式育人链条
在山东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会上,来自滨州市实验中学、第八中学等学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诚信之本”“诚信之脉”等专题展开研讨。“大学阶段重在强化践行,高中侧重价值认同,初中打牢认知基础,小学注重启蒙养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金杰介绍,学校创新“五共同”机制(共同备课、授课、实践、考评、宣传),建立贯通大中小学的诚信教育资源库,形成“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浸润课堂启智润心:播撒诚信价值种子
“同学们,如果AI能帮你完成作业,你会选择?”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田梅抛出问题。通过“学习通”平台实时弹幕,学生们热烈讨论:“用AI查资料没问题,但直接复制就是抄袭”“科技工具要用在刀刃上”。教师顺势引入“诚信是科技伦理的基石”理念,结合航天工程师戚发轫“用算盘算出卫星轨道”的案例,阐释“自主创新容不得半点虚假”的科研诚信观。“原来诚信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需要智慧去坚守。”2024级新生刘广晓在网络上看到大学生面对考试作弊、求职简历美化等困境时的心理挣扎,又参加完课堂讨论后感慨道。
实践淬炼知行合一:绽放诚信文明之花
学校设立“诚信驿站”,开展“无人监考考场”“诚信购水”等体验活动。在“诚信主题班会”中,“诚信主题辩论赛”火花四溅:“大数据时代是否需要重建诚信体系?”“AI创作是否需要署名权?”学生们通过思辨深化认知。艺术学院学生创作的“诚实守信,立德励行”主题宣传栏海报,以海报形式展现诚信故事;“诚以立身,信以致远”微视频创作大赛,让师生身临其境感受诚信力量。这些创新实践让诚信教育突破课堂边界,融入校园生活全场景。
学术涵养正本清源:筑牢科研诚信根基
在研究生“学术启航第一课”上,山东航空学院原科研处处长田家怡研究员结合自身从科研小白成为科技工作行家里手的经历深情寄语:“科学殿堂容不得半粒沙子,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学校将诚信教育嵌入学术生涯全周期:新生入学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每年5月份至6月份开展“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组织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学术标兵评选活动,先后邀请中国知网学位论文部专家和滨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促科负责人分别作“树立学术规范理念,促进科研知识创新”“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工作要求及专利基础知识”专题讲座。在山东省研究生教育项目评选中,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学院23级研究生梅童、王士发完成的《基于分布式编队控制的“火凤凰”无人机集群算法设计与实现》获批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专业学位)。梅童说:“每个数据都是团队几个月的心血,诚信科研才能走得更远。”
文化浸润润物无声:厚植诚信精神沃土
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新生教育,到“做新时代诚信君子”的毕业寄语;从教室里的思辨交锋,到实验室里的严谨求真;从校园驿站的诚信实践,到网络空间的道德坚守,山东航空学院的诚信教育正编织成一张立体的价值网络。正如该校党委副书记殷梅英所言:“诚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不能做什么’,更要引导他们思考‘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当诚信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必将汇聚成建设诚信中国的青春力量。”在这片孕育航空报国精神的沃土上,诚信之花正在绽放,照亮着青年学子逐梦蓝天的航程。(通讯员:苏玉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