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青春践初心 临大学子勇担当——临沂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引领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临沂大学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精心组建60支校级重点团队、1187支院级分队,12307名青年学生投身实践。他们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前沿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公益志愿服务、优秀文化传承等五个重点领域,在火热实践中锤炼本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青春根基。

聚焦理想信念教育
筑牢青年爱党爱国的“中国红”
深耕红色沃土,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外国语学院“语你相遇”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搭建革命旧址与产业基地调研中的红色文化国际传播桥梁;物流学院“心向延安”实践团通过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的跨地域对话,探索革命精神谱系的传承脉络;美术学院“智绘成长·艺启童行”实践团创新性构建红色美育体系,将革命文化元素融入艺术教育;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乡村建功,青春筑梦”实践团从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切入,在民居与革命旧址中解码空间承载的精神密码;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机械星火传承先锋队”贯通古今,既在金陵制造厂追寻工业救国足迹,又深入现代车间对话工匠精神。国际生物资源应用学院“沂蒙精神内蒙古宣讲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通过宣讲、互动、讲课等形式,将沂蒙精神播撒在草原大地。各团队以学科特色为笔,以实践调研为墨,既在革命文物中钩沉历史记忆,又在产业发展中探寻时代新义,通过多语种传播、数字技术呈现、美育课程开发等创新形式,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生机。生动诠释“专业+红色+实践”的育人成效,既彰显革命精神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更展现新时代青年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为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生动范本。

聚焦前沿科技创新
探索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蓝”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深入基层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沂路智链”物流调研实践团聚焦现代物流发展,深入8家标杆企业,采集127组数据,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红脉承志 精工砺行”实践队瞄准低空经济新赛道,走访12家无人机科研院所与研发企业,通过“理论+实操”探索工业级无人机的创新应用。两支团队虽领域不同,但均立足学科优势,紧扣地方需求,在解决物流痛点、推动无人机产业转型中展现青年科技担当,为产学研融合创新提供了生动实践范例。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
加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绿”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专业守护生态文化。体育与健康学院学子扎根“爱心农场”,以躬身除草浇水的实际行动体悟农耕艰辛,用汗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化学化工学院“饮水思源”志愿服务队沿沂河开展科学调研,以水质检测数据支撑流域治理,将沂蒙精神融入生态保护,让红色记忆与绿色发展在母亲河畔交相辉映;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汇黄河”实践团探访非遗工坊,数字化激活黄河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沂路雁行”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紧扣临沂“四雁工程”,赴兰陵代村和临沭朱村,对话“时代楷模”王传喜,参观主题展馆,感悟头雁领航的村庄蝶变。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专业+服务+传承”的创新模式,在田间地头锤炼青年品格,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动能,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在红色沃土上共生共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以专业智慧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聚焦公益志愿服务
展现青春挺膺担当的“活力橙”
青春志愿“橙”点亮基层民生。法学院“向阳花开”实践团在儿童福利院打造法治花园,将法条融入剪纸艺术与蓝印花布非遗课堂,建立“一人一档”长期帮扶机制,筑起永不打烊的温暖港湾。医学院两支“白袍小分队”则带着听诊器和爱心双下乡,“医路乡村兴”团队在独居老人家打造移动诊室,架起青老温情桥梁;“青囊筑梦”实践团则将急救知识编成童谣,让幼儿园小朋友在游戏中掌握生命自护钥匙。这些身着马甲的青春身影,既是非遗文化的年轻传灯者,又是基层健康的守门人,更是困境群体的心灵慰藉。他们用专业素养解民生之忧,以创新思维破服务之难,让志愿“橙”成为流动在基层的青春底色,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脚下沾泥土、心中装家国”的赤子情怀。当橙色的热情与红色的信仰交织,便绘就了乡村振兴最鲜活的青春注脚!

聚焦优秀文化传承
厚植民族精神根脉的“华夏青”
文化润疆育新蕾 青春筑梦谱华章。临沂大学学子以“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为指引,跨越万里奔赴新疆喀什,架起鲁疆文化交融的彩虹桥。教育学院“师语润疆”实践团倾心打造“推普模式”,将普通话教学与心理绘画疗法相融合,让语言学习成为心灵对话的窗口;他们走进烈士陵园感悟戍边精神,在博物馆触摸丝路文脉,用沂蒙红韵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同心筑梦”支教队在英吉沙县深耕教育沃土,从精心打磨教案到学习维吾尔日常用语,用14天倾情陪伴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两支队伍以教育为媒,从传统文化课程到艺术素养培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润疆”的深刻内涵。当沂蒙精神邂逅丝路文化,这群青年学子以语言为钥、以文化为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着新时代的“边塞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天山南北绽放出绚丽光彩。
红色是信仰底色,蓝色是创新引擎,绿色是发展底气,橙色是民生温度,青色是文化根脉。临沂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以“五彩”为钥,打开了一扇扇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大门,在红色宣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科技助农中锤炼实干本领,在生态调研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在志愿服务中涵养奉献品格,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截至目前,有2支团队分别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团队、协同团队,4支团队入选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3支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2支团队入选“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重点团队;1支团队入选“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1支团队入选“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1支团队入选“青春长征”专项活动;1支团队入选“学生资助政策进万家”青年志愿服务团队;1支团队入选“青春传承·齐鲁文脉-山东省‘三下乡’专项活动重点团队”;这抹绚丽的“临大五彩”,正是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交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