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融·三引导·学生成长共同体】“小小消防员,安全守护星”
7月19日上午,济南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一年级四班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笑容,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济南建设大厦。一场专为他们精心设计的、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消防演练活动,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打破了传统安全教育的刻板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系统学习消防知识,熟练掌握逃生技能,为他们的成长历程添上了生动且深刻的一笔安全成长课。

活动伊始,一位面带亲切笑容的专业安全员叔叔走到同学们中间。他没有直接开始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以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在森林里,小松鼠的家不小心着火了,浓烟滚滚,小松鼠们该怎么办呢?”这个充满童趣的开头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一个个竖起小耳朵,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安全员用同学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将火灾的潜在危险娓娓道来,还详细讲解了“着火了”之后的正确应对方法,比如要大声呼救、迅速寻找安全出口等。讲解过程中,不时有孩子举手提问:“叔叔,那小松鼠最后安全了吗?”“如果火很大,我们跑不出去怎么办呀?”安全员都耐心地一一作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嘀 —— 嘀 ——”模拟火警信号的骤然响起,打破了现场的轻松氛围,消防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这突如其来的信号让同学们先是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想起了安全员叔叔刚刚讲解的内容。在安全员的统一指挥下,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从随身携带的小书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湿毛巾,按照要求紧紧捂住口鼻,小小的身躯努力保持着弯腰低姿的正确姿势。楼道里,同学们排着队,沿着墙壁上醒目的疏散指示标志所指引的预设路线,快速向安全区域撤离。整个过程中,同学们时刻牢记“不推挤、听指挥”的原则,虽然心里有些小小的紧张,但没有一个人慌乱。有的孩子还会小声提醒身边的同学:“快点,跟上队伍!”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所有孩子就顺利到达了指定的安全区域。当安全员宣布疏散成功时,同学们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亲身实践让他们深刻掌握了规范逃生的核心要点。

疏散演练结束后,同学们稍作休息,便进入到了令人期待的灭火器实操体验环节。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中央,摆放着几个模拟火源和几具小型灭火器。安全员首先拿起灭火器,向同学们详细演示了正确使用方法,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大家看,首先要提起灭火器,然后拔掉保险销,接着握住喷管,最后对准火源根部按压手柄。”他着重强调了“提、拔、握、压”这四个关键的操作步骤,还特意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距离。随后,在家长们的细心保护下,同学们按顺序依次上前,亲自尝试操作。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双手紧紧握住灭火器,在家长的辅助下按压喷嘴,对准模拟火源 “灭火”。当看到“火焰”被成功扑灭时,同学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在亲身体验中牢固记住了灭火器的使用要领,也有效消除了对消防器材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充满神秘感的消防中控室。一走进中控室,同学们就被眼前密密麻麻的仪器和屏幕吸引住了。在这里,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近距离演示了烟感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当工作人员将一些模拟烟雾释放出来,触发警报时,中控室的屏幕上立即精准地显示出报警位置,同时还伴随着清晰的警报声。工作人员同步结合演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大家看,这些烟感探测器就像一个个灵敏的小鼻子,能闻到烟雾的味道,一旦发现有烟雾,就会立刻告诉电脑,电脑就会在屏幕上显示哪里出事了,还会发出警报提醒我们。”同学们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不时举手提出各种问题:“叔叔,这个探测器能闻到多远的烟雾呀?”“如果它坏了怎么办呢?”工作人员都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同学们在积极互动中深入了解了科技如何为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消防演练活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一年级四班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筹备阶段,家长们多次召商议活动流程,从时间安排到环节设计,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有的家长还专门查阅了大量的消防资料,为活动提供专业的建议。济南建设大厦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主动提供了宽敞、安全的场地,还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全程指导,从演练道具的准备到现场的安全保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多方力量的紧密配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系统学到了实用的消防知识,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消除了对火灾的恐惧心理,显著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演练,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增添了重要的一课,也让他们明白了在面对危险时,知识和冷静是最好的护身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