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五届“黄河战略法治保障论坛”顺利举办
2025-10-28 20:13:00
山东政法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0月25日,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黄河战略法治保障论坛”在东营举行。论坛由甘肃政法大学和山东政法学院联合发起并共同主办,山东政法学院发展规划处、经济贸易法学院承办。
  论坛开幕式上,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祥云,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润生,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玉成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山东政法学院院长王效彤主持。
  张祥云代表山东政法学院对参会的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高校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他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而法治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保障。2021年,山东政法学院和甘肃政法大学联合发起“黄河战略法治保障论坛”,4年来已成为探讨黄河保护法治问题的重要平台。作为山东省唯一以法学教育为特色的本科高校,山东政法学院始终将服务黄河国家战略作为重要政治责任,聚焦关键领域开展研究与服务,构建起覆盖省内黄河流域9个地市的法治服务网络。本届论坛选址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深情嘱托“确保黄河安澜”的地方,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意义深远,期待与会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交流,为完善黄河保护法治体系、提升流域治理效能贡献智慧,助力黄河流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王效彤表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自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流域生态环境、水安全保障、能源粮食安全等方面持续向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正奏响新篇。“黄河战略法治保障论坛”是两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聚焦法治保障、强化流域交流、凝聚省际共识的重要载体,在推动黄河流域各省份通过法治方式协力抓好生态保护、共同推动黄河治理、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梁润生在致辞中指出,东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通过建立执法司法衔接直通车、“四长协作联动”等机制,构建“大协同、大保护”格局,筑牢黄河三角洲发展法治屏障。甘肃政法大学与山东政法学院联合举办本次论坛,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实践,对推进流域发展法治化意义重大。
  史玉成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黄河法治保障的多维度议题,涵盖相关法律的实施效果、推动战略实施的执法和司法保障、法治创新及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为黄河治理提供全面的法治思考。
  主旨发言环节由山东政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窦衍瑞主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刘义生,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衣光军,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二级调研员孙育恒,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侯佳儒,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山东大学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张式军先后以《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求真务实,担当实干,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实践》《用法治思维落地落实黄河流域重大战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司法实践:现状检视与完善进路》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论坛交流环节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甘肃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杨新玲、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院长刘万啸主持。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探讨”“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执法与司法机制探讨”等专题展开研讨,14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
  闭幕式由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建波主持,窦衍瑞和史玉成分别致闭幕词。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到东营市检察院检察监督大数据中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等地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东营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此次论坛共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黄河流域九省区的10余所高校及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实务部门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