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数智赋能 打通育人新通道
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积极将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教师研修及学校治理,通过智能化、模块化的校园应用构建数智育人新模式,汇聚多维度数据资源,打通新时代数智育人新路径。
——数智赋能智慧管理。学校借助数智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服务质量与创新能力,为师生构建便捷、高效、可持续的育人新模式。
1.智慧校务模块。数智赋能推动校务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为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涵盖通知公告、用印申请、公文流转、校园审批等方面。
2.智慧教务模块。 数智技术实现教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与便捷化,助力学校管理者高效开展工作:一是调课代课:任课教师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端申请调课代课,填写本人及代课教师信息并提交审批,系统自动统计各班级调代课次数、原因分布及明细;二是成绩管理:系统支持批量导入学科测试及考试成绩,统计并存档学期、学年成绩,成绩信息可进行多种筛选查询与导出;三是巡课管理:实现教学管理与督导的电子化、过程化、数据化,让学校 “督” 有速度,“巡” 有点面,“研” 有聚焦,助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数字化管理水平。
3.智慧总务模块。通过数智赋能与数据分析,对总务管理各方面进行监控与评估,提供决策支持与优化方案,包括校产管理、物品领用、采购管理等。一是校产管理:实现物品 “申购 — 登记 — 使用 — 盘点 — 报表”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通过线上系统分类记录信息并落实到使用人及部门;二是物品领用采购:详细记录物品出入库信息,使用人可随时申请领用资产,管理人线上审核,物品信息清晰明了。
4.智慧安全模块。 托数智技术提供全面智能化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与学校安全环境,并与智慧校园平台集成实现信息共享:一是人员安全。利用多种摄像机对校园入口、周界及内部道路进行图像抓拍,结合普通监控记录与智能图像分析实现安防监管及预警功能。人员进出校园需通过智慧校园申请,审核后发放二维码通行证,进出时扫描识别验证。二是食品安全。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学校负责人与食堂管理人员可通过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随机抽查食堂食品安全状况。
——数智赋能智慧教育。学校秉持 “‘德’润益文,‘智’慧童心,让童年留下一幕幕‘暖’印记” 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 “中国印记” 和 “世界眼光” 的全面发展的益文少年,打造 “四暖四心” 特色文化品牌,以数智赋能形成 “德育为先,五育融合” 的育人新体系。
1.“暖晖童心” 德育。学校德育以数字赋能,采用 “目标引领 — 课程落实 — 活动深化 — 评价保障” 的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2.“暖慧童心” 课堂。数智赋能打造智慧教室,聚焦课堂教学场景应用,基于 AI 智能识别、云计算、智语音、音视频结构化、大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通过前后端智能设备实现课堂师生教学行为分析、视频资源管理、信息发布、互动教学等功能应用,推动 AI 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创新教育数字化应用水平提升。课堂突出 “三暖四慧”,借助数智设备记录师生行为,形成数字化记录,实现数据自然沉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分析模型助力教学过程:
一是课程内容:数智赋能绘制丰富多彩的课程,落实跨学科融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科学融合,分年级开展特色课程,提升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学习能力。
二是课程资源:整合校内课件、素材、备课教案、习题试卷等,打造特色校本资源库,实现全校数智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课程实施:实现线上选课、晒课、巡课,家长可选择和评价课程,教师开课上传学生精彩瞬间与课堂成果,教务处通过线下线上巡课对教师进行评价。
——数智赋能教师成长。利用智能化平台全面、客观地获取教师各项数据,进行个性化教师画像,精准提供发展性评价及建议,助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
1.数智采集为教师成长留下痕迹。 学校同步采集教师 “基本信息、三年发展规划和专业课程、教学常规、教学成绩” 等方面的数据,其中 “教师专业能力课程” 围绕 “师德素养、教师基本功能力、数字素养、教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领导能力以及班主任工作管理能力” 七大能力,定期上传教师研修数据,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核心数据,精准记录教师现有发展状态。
2.数智分析为教师成长找准切口。 基于数据采集信息,精准动态分析教师教育教学与日常课堂管理等能力,形成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及发展报告,揭示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与趋势,学校也可借助数据识别教师个体特征、研判群体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指导。
3.数智应用为教师成长量体载衣。构建教师数智应用流程,为教师培养绘制发展蓝图,提供成长导航与反馈支持,主要包括智能圈人、分类培养、绩效评价等。一是智能圈人:自定义圈人标准,对应教师专业发展各维度筛选所需人才,进行精准培养;二是分类培养: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评估维度,形成发展偏好及专业水平分析数据,构建 “青苗工程、栋梁工程和名师工程” 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工程特点采取不同培养方式;三是个人发展运用:结合《益文小学教师评价标准》分析量化指标数据,为教师成长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实践证明:数智赋能为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通道。(作者: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 张晓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