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名家引领逐光而行 蓄力赋能演讲教学——第23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公众演讲技巧与评价》讲座
2024-05-22 10:36: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4516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4楼培训大厅座无虚席。徐汇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学员(及编外学员)、徐汇区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贵州省毕节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七星关区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等120人聆听了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林毅博士的讲座《公众演讲技巧与评价》。

本次活动为2024年上海市科学普及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和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主办,活动由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主任、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中等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刘侠主持。

林博士首先以大家熟知的ChatGPT、人工智能播报等鲜活的案例引入本次讲座话题,由此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如果AI已经能够替代人类进行信息传递,那么我们的口语传播还能做些什么?

林博士通过阐释自己对“公众表达”意义的理解,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为老师们答疑解惑。表示,演讲是一种带有状态的当众口语表达”,演讲者要树立清晰的身份意识,能够在“演”(performance)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更明确地向目标听众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一观点与统编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中“演讲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点不谋而合。

随后,林博士借助地球构造形象化地阐释演讲的“SUCCESS”原则,为老师们解释了开展高质量演讲的七个要素。具体包括Security(安全原则),Unfolding(展现原则),Case(故事原则),Confidence(可信度原则),Emotion(情感原则),Spectator(观众原则),Simple(简易原则)七项。他对每一项原则做了具体剖析,例如,在故事原则中,他建议演讲者应巧妙地将“故事的叙事结构”和“演讲框架”结合,注重悬念的设置,注重叙事的编排,从而达到与听众共情的演讲效果。讲解中林博士不时引入生动真实的案例,赢得了台下教师们的阵阵掌声、频频点头。

最后,林博士向与会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套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的演讲评价量表。量表由“讲述内容”“语言面貌”“表达技巧”“表现形式”四个维度构成,科学的分类、细化的标准,让“高质量的公众演讲”有了更为具象的特征,也为语文课程中的演讲教学提供了明晰的评价框架。

结束演讲的时候,时钟正好指向3点整,这正是原定的讲座结束时间,林博士在细节中践行了结尾闭环的原则,展现了独具魅力的演讲风格,台下掌声雷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03 10:58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29 15:54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2-20 19:15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1-1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