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到底怎样?我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和未来择业的角度做了一个统计。”《国际贸易实务》的“金课”教师沈克华副教授这样分享道:“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课程思政对自己学业和职业发展的价值,这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同学们反馈:课程很实用,帮助大家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维格局,有助学科竞赛、考研考公。特别是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同学们通过走进知名企业,一同了解中国智慧,理解中国方案,形成自己的思考,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显著。”
为充分展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总结和分享工作经验,探讨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月11日下午,学校在学思楼A1智慧教室举办主题为“创新课程思政,共育时代新人”的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建设推进会暨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副校长徐永林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朱建明主持。
徐永林在致辞中表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始终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始终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指南—课堂教育教学—教材编审管理—教师育德意识—质效评价机制”六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落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营造了“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浓厚氛围。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在课程思政分享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梁教授作了题为“创新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交流分享,他从教育逻辑、课程逻辑、教学逻辑三个维度诠释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沈克华副教授从AI赋能、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三个层面,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颁奖仪式上,与会领导为荣获第二届上海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示范团队负责人,2024年校级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和优秀校级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颁发了证书。2024年上海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谢佩洪和2024年校级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吴宁铂作为获奖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下一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继续瞄准目标,找准发展方向,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课堂革命”为牵引、以“人工智能”为引擎、以“大思政课”为载体,充分发挥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激励、引领和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力推进学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