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故事、品甜美奶茶、玩非遗文化、立共建之约……4月25日,“真心HUAN真新”真新街道“五四”青年节主题集会暨真XIN青年生活艺术节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下沉式草坪举行。在第106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会展与传播学院20余名团员青年携手嘉定区真新街道团工委的青年伙伴,共同用活力与热情为街道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追忆青春印记,跃动青春市集
本次生活艺术节期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派出十余名志愿者担任“青春印记”艺术展讲解员。该展览通过报纸艺术装置、音乐可视化氛围营造,设置街头巷尾小卖部、小人书摊等场景,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感受街道30年来的巨大变化,唤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温暖回忆。“我们的团队中,除了个别本地同学亲历过真新、嘉定的发展史,大多数同学对于本次讲解的时代与内容并没有强烈的共鸣。为了圆满完成志愿服务,结合街道团工委提供的讲稿素材,我们通过观看纪录片、亲历人讲述、时代物件体验等方式,助力同学们对历史产生共情。”志愿服务团队负责老师向记者介绍了前期准备阶段,学校为志愿者们开展的一系列街道历史普及举措。长期居住在真新街道轻纺市场旁的志愿者小侯也表示:“三十年来,真新青年用‘焕新’的勇气推动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基层治理呈现新气象。和同学们一起讲活讲好真新发展史,对我而言,既是一份重温成长片段的温馨,更是一份对外展示街道发展的骄傲。”
除了回顾历史,本次生活艺术节更用青年人喜爱的公益集市点亮“青春经济”。“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舞台上演唱我自己的原创歌曲。音乐是青年人表达自我个性、与世界产生共鸣的重要媒介之一,我也希望通过歌声,能向大家传递当代青年人积极、独特的生活态度。”这是2023级本科生小杨首次以原创音乐人身份参与“五四”活动,几曲唱罢,他激动的心情仍然溢于言表。
和他一样,来自会展与传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文化达人”也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带到了街道。“我们两个学院长期以来都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广泛开展扎染、漆扇、香事等非遗传承活动,引领同学们争当优秀文化的演习人、弘扬者。”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学生会成员小欧介绍,本次公益集市,学校青年携手街道有关企业、机构,带来“酷小XIN青年商店”“酷小XIN音乐角”“酷小XIN摇摇茶铺”“春漾花扇坊”等10个主题摊位,将嘻哈、奶茶、集“pin”、中医、非遗等多个青年喜爱的元素融为一体,助力体验者在集市邂逅创意与美好。
校地携手共建,助力青年成长
集会现场,嘉定区团委书记顾磊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团委书记司徒力云、真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杨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典共同启动真XIN青年生活艺术节。真新街道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会展与传播学院就依托街道“创享湾”研学基地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三方共建签约。
真新街道团工委书记张艺介绍了校地共建情况。她表示,双方的合作起源于今年年初的第二届爱心寒托班。两周的工作中,来自上经贸大的志愿者尽职尽责,用爱“托”起整个冬日,彰显了学校连续11余年服务爱心寒暑托班的专业与经验。同时,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她也了解到当下大学生对于社区实践、基层治理的关注与需求。结合街道实际工作,经多方努力,最终促成本次携手。未来,校地双方将以街道融合型服务之“区域合伙人”行动为关键词,通过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入合作,为青年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发展平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