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内地方高校能源电气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先行者与领航者,西华大学在此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突破,其基于地方行业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不仅为四川乃至西部的能源电气行业基层输送了大量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还为其他地方高校开展此类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优质范本,彰显了教育创新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之美。
扎根地方沃土,服务区域能源电气
西华大学自1998年联合四川省电力公司创建省内地方高校首个能源电气硕士点以来,一直以服务四川能源电力行业为使命,立足于四川地方高校生源特色,精准剖析其能源电气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需求与外在挑战。历经27年深耕细作,成功构建了一套“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特色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紧密对接了四川能源电力行业对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精准对接需求,破解培养痛点难题
面对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四川能源电气行业基层实际人才需求脱节的困境,西华大学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化的调研手段,全面收集行业人才需求数据,精准把握了四川省内不同区域对于能源电气行业基层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举措不仅破解了培养需求掌控失准的难题,更为实施相应的靶向精准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资源建设,筑牢实践支撑基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面优质的培养资源,是办好能源电气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保障。西华大学深明此理,在培养资源建设上下了大力气。学校与省内能源电气电力行业企业携手共建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实践基地与科研创新平台,如四川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四川省智能微电网群运行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电力系统全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这些平台基地不仅配备了先进的工程教育设备设施,更为研究生提供了尽可能切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同时还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研究生企业导师,并加强对校内师资的工程实践培育,打造了一支既懂理论攻坚又擅实践创新的“双师双能双高”型师资队伍。此外,还根据行业需求动态调整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前沿性。
构建多维评估,确保培养质量卓越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西华大学在此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上同样不遗余力,该校充分借鉴能源电气行业企业内部员工培养效果评估的先进经验,构建了多维长效的评估体系。该体系从多个维度对能源电气研究生教育质量(或成效)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设置四个层次的评估环节,实现了对研究生培养效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持续跟踪与动态评估。这一体系不仅确保了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更为学校优化此类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践成效显著,引领示范共成长
经过27年的不懈努力与持续优化,西华大学现已建成四川地方高校之中办学历史最悠久、培养规模最大、行业声誉卓著的能源电气硕士点,毕业研究生数以千计,87%的毕业生扎根基层,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劳动模范、四川省技术能手、电亮藏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等国省/级表彰400余人次;承担数百项国省科研项目,助力白鹤滩、溪洛渡、西电东送等国家战略工程,获省部级科技奖励表彰30余项,效益显著;相关教育经验推广至省内外20余所高校,获《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肯定。
作者:雷霞 范镇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