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防艾”不是标语,是一场生命对话——“美好青春我做主”2025年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在西华大学举行
2025-11-03 10:31:00
西华大学

  10月23日,一场极具思想穿透力与实践意义的校园活动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举行。“美好青春我做主”2025年红丝带青春校园行,不仅是一次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知识普及,更是一场直抵青年心灵深处的生命教育与责任塑形的盛会。活动汇聚了国内顶尖防治专家、知名媒体人与在校师生,通过一场融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神盛宴,为校园防艾教育树立新的标杆。

  红丝带健康大使、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首席专家韩孟杰,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雪峰,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费凌出席本次活动。来自省市区的卫健委、疾病防控中心、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百雀羚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代表及省内十余所院校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获得“百雀羚抗击艾滋病大爱基金”的支持。

  活动在激情四射的啦啦操表演中拉开帷幕,青春的活力瞬间点燃全场。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费凌致辞,他表示,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塑造灵魂、守护生命健康的沃土。他勉励全体同学要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更要成为防艾知识的传播者与社会责任的担当者。他向全体学子提出期望:掌握防艾知识,做自身健康的守护者;传播科学理念,做防艾知识的宣传者;消除社会歧视,做消除偏见的促进者;勇担时代责任,做健康中国的建设者。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首席专家韩孟杰在致辞中,从国家防控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当前艾滋病防治的形势与挑战。他强调,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关系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校防艾工作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他介绍了协会开展的系列高校防艾项目,对西华大学在青春健康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呼吁青年学子积极掌握防护知识,成为防艾行动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共同守护青春健康,为实现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贡献力量。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雪峰从地方实践层面出发,介绍了四川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创新举措与成效。他表示,终结艾滋病流行需要每一代人的不懈奋斗,青年一代更是防艾事业的先锋力量,希望大家做科学防艾的传播者,用理性守护青春;做健康生活的实践者,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做温暖同行的倡导者,共建零歧视校园环境。

  本次活动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启一场关于生命与健康的对话。活动采取“情景演绎+高端论坛”的模式展开,通过精湛的人物扮演,真实还原了大学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与道德抉择场景。这些鲜活的情景剧,不仅是表演,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年对友谊、爱情与健康的思考,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防艾论坛邀请到红丝带健康大使、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首席专家韩孟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蔡琳与青年大学生展开讨论。专家们围绕同学们的情景表演,从医学科学、社会心理、人文关怀等多个维度,层层剖析了艾滋病防治的深层内涵。

  “如果不幸患了艾滋病,长期服用药物会有哪些副作用?”面对学生的困惑,白岩松用“感冒自愈”与“艾滋病必须服药”的生动对比,巧妙阐释了坚持治疗的必要性。他强调“恶性传染病是做乘法,不是做加法”,表示所有恐惧都来源于未知,所有风险都来自不确定性,希望大家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消除未知的恐惧,通过负责任的行为减少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现场不仅探讨了“什么是艾滋病”,更深入至“如何看待与艾滋病相关的歧视与恐惧”“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传递温暖与善意”等命题。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与幽默坦诚的交流,赢得了阵阵掌声,使“防艾”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医学口号,而升华为一场关于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公开课。

  在随后的有奖问答与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作为本次防艾宣教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华大学同期在校园内举办了“关‘艾’行动”防艾游园会。游园会设置“‘艾’的承诺”签名墙、“防‘艾’棋迹”棋盘冒险、“击碎‘艾’情”沙包投掷等系列主题游戏。同学们通过参与游戏,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深化了对防艾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活动最终在全体大合唱中落下帷幕。悠扬的歌声汇聚成温暖的海洋,象征着爱心、责任与希望的红丝带精神在每个人心中传递。

  作为肩负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使命的年轻一代,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西华大学始终将师生健康安全置于首位,构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育+新媒体传播”三位一体的防艾教育模式,将防艾工作深度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切实筑牢校园健康安全防线。

作者:万明龙 曾益 罗采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069838606 2025-10-10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