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蜀道新韵”摄影作品展成都启幕,百幅光影重绘千年蜀道文化长卷
2025-10-23 09:44:00
四川传媒学院

  10月20日,由四川传媒学院承担的四川艺术基金2025年度美术新创作品集中展示资助项目,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共同支持的“讲好蜀道故事:‘蜀道新韵’摄影作品展”首展在成都天府影像艺术中心开展。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艺术档案馆)、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四川艺术基金中心)、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四川传媒学院等相关领导与专家、参展艺术家、各高校及企业界嘉宾等,参与开幕仪式。首展开幕仪式由四川传媒学院副校长王家福教授主持。

  四川传媒学院校长左旭舟教授致辞。他对各位嘉宾的到场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四川传媒学院始终致力于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本次展览不仅形象地呈现了蜀道的历史文化脉络,也集中展示了学校在影像艺术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成果。他强调,影像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新时代的媒介语言诠释蜀道的深厚内涵,既有助于巴蜀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也为推动蜀道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发挥积极作用。他期望此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理解并延续蜀道文化的精神力量。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四川戏剧》主编谢竹峰在致辞中表示,蜀道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古道,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大道。本次展览以影像为媒介,让厚重的蜀道文化遗产成功地“活”起来,在光与影的叙事中焕发出时代生命力。他希望以此次摄影展为新起点,让镜头延伸,让光影继续,让千年蜀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文化生命力。谢竹峰还充分肯定了四川传媒学院的艺术科研实力。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田捷砚在讲话中表示,蜀道是四川文化的精神象征;摄影作为重要文化载体,肩负着记录时代变迁、传递文化精神的使命。他认为,本次展览为摄影艺术提供了创新展示平台,展现出蜀道文化传承的生动态势与时代活力。他鼓励更多摄影人深入巴蜀大地,用影像记录四川风光、传递时代温度。

  四川传媒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会主席李巍教授为陈冲、李宏志、龚雷、戎义丞四位参展艺术家代表颁发证书。项目负责人四川传媒学院智能影像艺术学院副院长杨静教授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参展艺术家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龚雷先生分享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持工作的副秘书长胡文、四川省文化馆研究馆员邹森、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鲁苗作为监督专家出席开幕仪式,全程监督指导。

  本次展览立足巴蜀文化根脉,呼应新时代文化使命,以影像为媒介,深入挖掘蜀道的历史积淀与当代价值,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协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注入艺术活力。

  展览以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设置三大板块:“自然奇观:天工开物”——引领观众重走蜀道险峻之路,感受先民开山辟道的卓绝精神;“人文印记:千年回响”——透过古镇烟火、斑驳石刻等视觉符号,揭示蜀道这一文明纽带蕴含的人文基因;“古今交响:时代新韵”——聚焦蜀道从天堑到通途的时代变迁,展现其绵延不绝的文化活力和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


  本次展览共呈现56位艺术家的130余幅摄影作品。展览突破单一影像形式,融合书法、现场装置等多种艺术元素,以丰富的视觉语言与沉浸式体验场景,引导观众穿梭于蜀道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历史印迹之间。作品依托光影,定格蜀道历史肌理,锁定蜀道时代细节,呈现出摄影艺术在地域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表达中的新探索。

  此次展览作为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用影像艺术呈现蜀道自然风貌,诠释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致力于传承巴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连接、对话、共生”的现代智慧。成都天府影像艺术中心首展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6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之后将在成都影视城、成都大可艺术馆、广元市美术馆、巴中市美术馆及成都羽其影像空间五地巡展。主办方诚邀各界朋友光临,同赏古道美景,共襄文化传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