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纪检监察学原创性教材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围绕“纪检监察学原创性教材与课程建设”,进行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共话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为全国纪检监察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四川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省纪检监察协会会长熊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毛端喜,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屈晓华,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董必荣、中北大学党委书记张晓永出席开幕式。省纪委常委、省纪检监察协会副会长肖克强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创性事业。当前,纪检监察学正处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关键阶段,教材和课程是学科建设“根基”与“支柱”,必须摆在重要位置、聚焦聚力推进,切实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打牢基础。纪检监察学原创性教材建设意义重大,要推动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会议强调,要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构建知识框架,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纪检监察学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政治忠诚;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型隐性腐败问题,将实践中的难点、堵点转化为理论创新和教材编写的重点;要坚持开放性与自主性相统一,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吸收相关学科成果,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又要构建中国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坚持系统性与战略性相统一,深化原创性教材和课程建设的探索,构建科学完整的教材课程体系,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为构建中国特色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要深化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健全双导师制度,培养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
近年来,四川省纪委监委主动担当作为,成立领导小组,构建起“纪委监委主动抓、教育部门牵头抓、在川高校直接抓、协会协调抓”的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工作格局,率先面向全国发布省部级纪检监察专项重点课题,创新建立“理论+实务”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学科建设走在前、干在先。成都理工大学获批首批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会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江必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宋凌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纪检监察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纪检监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郭为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纪检监察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纪检监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付来,法学教指委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以及常保国、王勇、赵骏、姚文胜、刘志刚、高长见、林月恩、孙剑、姜海、唐清利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作主旨发言。
四个分论坛围绕“纪检监察学原创性教材的体系、构成和要素”“纪检监察学原创性教材、课程与实践一体化推进”“纪检监察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构建纪检监察学术研究平台和学术共同体”分别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纪检监察协会、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都理工大学主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教育部相关司局、中国纪检监察协会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分会,全国开设纪检监察学专业高校的领导和专家,以及辽宁、福建、重庆、云南等省市纪委监委系统相关负责同志200余人参加研讨会。
作者:文娜 唐诗 邬雨良 李晨升 李鑫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