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战略定力,交出了一份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育人答卷。
举旗定向,擘画发展新蓝图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第二次党代会成功召开为契机,系统提出“党建示范创建、立德树人、转设转型、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办学保障提升”五大工程,明确了“一融双高”的发展路径。
五年来,学校持续夯实组织根基,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工作部直属党支部,将5个党总支改设为二级党委,完成超大支部整改,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党的组织与工作全覆盖。通过制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建设任务与标准,深化与西南交通大学党建结对共建,不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率达100%,交通运输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同时,学校党委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上率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典型案例开展分层警示教育。几年来,千余人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参与学习,实现纪律党课全覆盖;组织科职及以上干部参加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学内容;通过组织中层干部参观赵抃清白文化专题展、赴金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在贺麟故居接受家风教育等形式,筑牢干部廉洁自律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校建设扎实推进,机构与人员设置不断完善,数智化建设稳步推进,年均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等学员2000余人,夯实了党员发展和教育的主阵地。同时,深入开展党组织书记讲立德树人活动,形成论文成果20余篇,在希望教育集团交流展示中取得佳绩,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层层落实。
党建品牌与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形成“一院一品”生动局面,“先锋轨道”“红色工程·铸魂土木”等特色品牌脱颖而出。党建研究氛围日益浓厚,课题申报数量持续增长,3名共产党员、2名党务工作者、1个基层党组织获省委教育工委表彰,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效能持续增强。

铸魂育人,筑牢思想主阵地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智慧思政+协同育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立项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4个,实现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全覆盖,思政育人主渠道作用不断夯实。
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创新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等模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荣获全国二等奖2项、四川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师生比严格按1:350标准配齐专任教师,并连续两年在四川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特等奖。

传播强音,讲好希望故事
学校构建集“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传播矩阵,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新高地。官方新媒体荣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新媒体互动百强”称号,官方抖音号影响力一度位列全国本科院校第二,学校融媒体作为首批单位入选四川省教育融媒体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活动审批报备制度,从严把关讲座、论坛内容导向,确保学术交流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实施常态化、动态化监测,多次精准识别并快速上报潜在风险,为学校科学研判、精准干预赢得主动,有效防范风险扩散,筑牢校园政治安全防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外宣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办学以来首次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国交通报》刊发理论文章,权威发声彰显办学思考。策划的“大学生用无人车送自制月饼”“毕业再勇敢一次”等鲜活话题屡次登上微博全国热搜,平均每年在各级媒体刊发新闻千余条,生动讲述新时代的希望故事,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积极协助地方政府举办“青春大讲堂”,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开展“网络文学进校园”等高品位文化活动;与院系党委协同联动,精心打造“花潮节”“银杏文化节”等深受师生喜爱的文化品牌,营造了格调高雅、充满活力的育人环境。

锤炼本色,锻造时代新人
“十四五”以来,学校坚持将国防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以党建引领构建“训—教—管—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在军事训练中深化“1+1+1”施训模式,为每个连队配备教官、指导员、教导员,实现军事训练、思想教育与管理服务协同推进。军事理论课严格执行32课时必修标准,创新运用“历史推演+战略沙盘”教学法,着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国防“金课”,课程完成率从2022年的87%提升至99.3%。军事技能课开发“战术级”消防演练系统,累计培养137名持应急救援证书学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应急处突能力。
征兵工作成果突出,学校连续12年保持“零退兵”记录,年均超额60%完成征集任务,荣获四川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征兵工作站站长倪国庆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征兵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校党政高位推动“一把手工程”,构建“征兵—就业双螺旋”机制,近三年累计向部队输送600余名优质兵员,其中68%参军毕业生同步落实部队或军工企业就业意向。成立“西南交通大学希望民兵营”,组建109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俱乐部,打造校园育人“特种部队”,持续发挥其在新生军训、国防宣讲、志愿服务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与反哺作用。
在党建引领和国防教育的深度融合下,涌现出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的蒲永杰、入选四川省大学生士兵先进典型的郑关宇、从国旗护卫队队员成长为博士的青鑫等一批优秀学子,生动诠释了“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成才”的育人实效,为学校“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十四五”期间,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深化铸魂工程、创新宣传叙事、厚植国防情怀等方式,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体系。面向“十五五”,学校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朝着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