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永盛教育】细润文墨育新苗 精研数理启智芽——永盛小学教研活动纪实
2025-09-20 14:22:00
遂宁市河东新区永盛小学校

  晨光漫过永盛小学的窗棂,将书页的墨香与粉笔的轻尘揉成暖金色。近日,两场关于 “小班化教学” 的教研盛会悄然铺展——一端是 “语” 润童心的诗意课堂,一端是 “数” 启思维的理性天地,我们以理论为灯,以实践为径,共探农村小规模学校 “小而优” 的育人新途。

以文为舟,载每颗童心向光行

  “关注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成长”,刘沛峻主任的开篇话语,如春风拂过教研现场。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看见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引着“互动中建构知识”的方向,而最近发展区理论,则提醒我们要为每个孩子搭好“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阶梯。

  同步分享了外校小班化教学案例:如某校三年级“童话阅读与创作”的分层任务设计,让不同基础学生各得其所;某校二年级“自然观察写话”的生活化实践,将校园场景化作写作素材。这些案例为老师们搭建起理论落地的初步框架,引发对自身教学的思考。

  老师们围绕“小班化语文的困境与破局”展开交流。有老师提及“低段孩子写话怕困难,总觉得‘没东西写’”,分享了自己“课后谈心+生活引导”的做法;也有老师困惑“分层任务容易‘走过场’,基础弱的孩子跟不上”,另一位老师则结合经验建议“设计‘弹性任务包’,基础题必做,提升题选做,还会针对基础弱的孩子单独留10分钟辅导”,朴实的做法里满是对学生的关注,让现场研讨更具实操性。

以理为钥,启每个思维探未知

  同样锚定“小班化初心”,数学场的理论培训更重“生师比≤30人”的优势挖掘。刘沛峻主任强调,小班化的核心是“精准捕捉每个孩子的思维卡点”,并分享了外校典型案例:如七年级用“错题档案分层析错法”帮学生突破一元一次方程难点,三年级借玉米棒、石子等实物让乘除法概念更易理解。这些案例让老师们直观感受到“小班化”的灵活与高效,也为后续分享埋下伏笔。

  紧接着,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分享各自的探索与困惑。有老师说“孩子做数学题总爱犯‘粗心错’,错题集记了也没用”,分享了自己的改进方法——“让孩子用红笔写‘错因’,比如‘看错数字’‘算错步骤’,每周花一节课和孩子一起复盘,还会让同桌互相检查错题本”,慢慢帮孩子养成细致习惯;也有老师提到“低段孩子怕数学,觉得‘数字太抽象’”,便借鉴培训思路,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用校园里的石子、废旧纸盒做道具,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象。

初心如磐,锚定“小而优”的方向

  熊畅书记的总结为这场教研画上明亮的句点。“今天的教研很扎实——既有刘主任理论与外校案例的引路,更有老师们基于自身教学的真心分享”,书记的话语满是肯定,“小班化的核心,从不是‘人少’,而是‘人被看见’。未来我们要把培训案例的启发,和老师们实践中的好做法结合起来,以学情诊断为基、分层任务为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被关注、被理解、被挑战’中,长成自己的模样。”

  已落幕,可文墨的香、数理的光,仍在永盛小学的空气里流转。我们深知,“小而优”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风景,而是需要以理论为灯、以实践为脚,一步步踏实探索——像农人守着菜园幼苗,像园丁等着花盆花苞,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里,向阳生长,绽放光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