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政治忠诚,我校于11月1日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并邀请民主党派教师,前往重庆红色教育基地——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了一场深刻而庄严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
清晨启程,心怀敬仰赴山城
晨光初露,队伍已在遂宁集结完毕。上午八点,承载着满怀敬仰之情的党员和教师们,乘坐宽敞舒适的空调旅游大巴,向着英雄的山城重庆进发。一路上,同志们思绪万千,对即将到来的“红色洗礼”充满期待。
身临渣滓洞,感悟不屈的红岩魂

午后,我们抵达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渣滓洞。这里并非普通的院落,而是一处曾囚禁过三百余名革命志士的人间魔窟。从“六一”大逮捕案到“挺进报”案,从上下川东武装起义的勇士到家喻户晓的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革命先烈,他们的身影曾在此被高墙铁网禁锢。

跟随着讲解,走过一间间狭窄阴森的牢房,凝视着墙上一张张珍贵的黑白照片,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仿佛重现眼前。在这里,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什么是撼人心魄的“红岩魂”。

走进白公馆,聆听“狱中八条”的时代回响
带着沉重而又激昂的心情,队伍继续前往不远处的白公馆。这里同样是关押和迫害革命者的重要场所,是“11·27”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地之一。令人扼腕的是,当日在罗广斌同志的带领下仅有19人虎口脱险。

白公馆的历史,是一部用鲜血和信念写就的壮烈诗篇。面对酷刑与死亡,先烈们毫无畏惧,展现了共产党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最引人深思的,是先烈们在生命最后时刻用血泪总结出的“狱中八条”。这八条意见,是革命先烈对党的最后嘱托,凝结着他们对党的建设、干部队伍纯洁性的深刻思考。时至今日,“狱中八条”依然如警钟长鸣,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品德教育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宝贵教材与生动镜鉴。

圆满返程,精神洗礼化动力
下午四时,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接近尾声。大家乘车返回遂宁,圆满结束了此次行程。此次渣滓洞、白公馆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党性的锤炼。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感悟和仪式教育,全体党员同志深刻理解了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大家一致表示,要将此次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本职工作,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