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口腔颌面外科开拓者邱蔚六逝世
2024-05-27 09:10:00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公众号
作者:

  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卓越的医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理事,全国先进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交通大学荣誉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原院长邱蔚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4日16时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图片来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公开资料显示,邱蔚六,1932年出生,他是我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医学教研工作60多年,他擅长颌面部肿瘤与整复外科,为“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创造了诸多“第一”,挽救的患者难以计数。

  邱蔚六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项,还曾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余次。他主编专著10余部,协编 20余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

  邱蔚六出生于四川成都,学医是他在15岁时就立下的志愿。1951年,他考入华西大学,后改名四川医学院。

  1955年大学毕业之际,邱蔚六前往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报到。入职广慈医院10年中,邱蔚六师从张锡泽教授、张涤生教授两位恩师。其中,张涤生是我国整形修复外科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整外之父”。在两位恩师带领下,邱蔚六奋力在口腔颌面外科这个新生学科里开垦,日夜拼搏。

  1965年,因学科调整,邱蔚六与老师们服从分配,由广慈医院调至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工作。邱蔚六专注于学习,每天查文献,搞解剖研究,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他在口腔外科领域推出了诸多的“首创”技术,如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获得成功;上世纪70年代末,他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他还倡导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获得明显进步。

  因为他的工作,世界口腔颌面医学界认识了“上海九院”。2009年,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将其最高奖项“杰出会士奖”授予时年77岁的邱蔚六。此前,全球只有5人获得过这一目前世界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在亚洲,邱蔚六是第一人。

  邱蔚六院士对江苏口腔医学十分关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还设立“邱蔚六院士南京市口腔医院(省级)工作站”。

  2001年,邱蔚六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口腔医学界首位院士。尽管如此高的医学成就,几十年来,邱蔚六坚持只出普通专家门诊,不出特需门诊。

  慕名前来看他的病人太多,找他加号成了家常便饭,学生们一度担心他的身体,想劝退病人。但他总是说,来找他看病的多是些外地的疑难病人,来上海一趟不容易。面对形形色色病情不同、性格不同的病人,甚至是面对病人的唠叨,邱蔚六总是仔细听完病人的陈述,进行全面而有的放矢的检查,很快做出判断,制定诊治方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2144246971 2024-05-24 17:12
SRC-1366220595 2024-05-24 12:52
SRC-1261329 2023-11-23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