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6-29 10:28:00
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2025年6月27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勐腊县参加2025年云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谢翔摄)
  本次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等15个单位主办,昆明市委宣传部、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活动通过“启动仪式+集中示范+巡回服务”的形式,为边疆民族地区送上多元化惠民服务。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团队在当天的“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普通话推广活动,包括普通话宣传册讲解、傣汉双语互译挑战赛、普通话普及情况访谈及生活用品发放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推广和规范使用普通话,团队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向当地居民阐述了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并现场示范了科学有效的普通话学习方法。
(李戈文摄)
  6月27日至28日,团队深入勐腊镇,开展了以“五个一”为核心的推普活动。在勐腊镇中心小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心小学,团队组织了学唱民族团结歌曲、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朗诵“共筑中国梦”主题诗歌等活动,以生动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大手牵小手,推普进校园
  6月27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践团队深入勐腊镇中心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该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心小学,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在五年级(1)班,团队开展了学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讲述一个民族团结故事、朗诵一首“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以歌曲、故事、诗歌等生动形式寓教于乐,结合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特色,以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王一雪摄)
(冀首胜摄)
  在勐腊镇中心小学,团队还开展了“同心共话民族情”的交流访谈,邀请教龄25年的语文教师依光叫老师就学校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度访谈。
(董继枫摄)
  依老师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普通话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与资深教师的对话,团队明确了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在普通话教学方面的实际成效和发展需求,为后续精准帮扶提供了有力参考。
(二)民族一家亲,推普进村寨
  6月28日,实践团队抵达曼龙勒村,在当地热闹非凡的“赶摆”盛会上团队开展一场“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演讲,并邀请当地村民共同参与。村民代表生动讲述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团队成员系统阐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
(王一雪摄)
(谢翔摄)
  这份面对面的交流,既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又强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活动将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优势与地方需求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少数民族群众阐释了普通话在促进教育发展、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群众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探索了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新途径,为深化校地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文化活动,切实提升当地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为讲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的故事,奉献青春力量。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车帅、李书田、朱叶丽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