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趣”呀! 杭州市大禹路小学大禹路校区开展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活动
镜头一:在二年级“赚取金币”区,一位小男孩着急地拉着队员说:“快点快点,我们快去下一站,多去一个站点,我们才能赚更多的金币呀!”
镜头二:在一年级场馆外,一位同学手里紧紧攥着纸币,对巡视的老师说:“老师老师,好有趣呀!下午还能再玩吗?还没玩儿够呢!”
镜头三:兑换站里,熙熙攘攘。有的在轻声嘀咕:“我的钱应该可以买那闪闪的纸,可千万不要卖完呀!”有的小组在讨论:“买个背篓、买个戟叉,余下的钱还可以买四套衣服呢,我们好富有!”
同学们口中的“金币”、“纸币”、“买买买”,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那是大禹路小学一二年级正在开展期末非纸笔测评活动呢!
一年级:亚运书签 禹娃“智”造
活动前,一年级的学生收到了小禹娃发布的消息。
紧接着,一年级的同学们带着“如何能让自己设计的书签脱颖而出,被纪念馆选中展示呢?”这个驱动性问题开启了一轮探究与实践。
要想做好书签,就得要有制作书签需要用的材料,材料是需要用禹园币购买的?禹园币怎么获得呢?那就要同学们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啦!
动手动脑 巧取禹园币
瞧,在“巧取禹园币”环节,孩子们热情满满地跑向个个站点!大厅“运动汇”站点,同学们爬、绕、跳,一气呵成;“亚运童谣”站点,一首首童谣的朗读在教室里回荡,自信、清脆的声音不绝于耳;“亚运推推乐”站点,同学们一脸兴奋地操作着“空气大炮”推倒一米之外的吉祥物杯子,感受神奇的同时,还能说出空气特征;“亚运吉祥物”站点,同学们借助图片,用学过的英语帮琮琮介绍看到的郁金香,帮莲莲介绍杭州的四季特点,帮宸宸介绍喜欢的食物。

在每一个站点,同学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相应的禹园币,又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信心满满地去往下一个站点。
“智”购“智”设 妙创个性书签
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禹园币后,同学们进入到“禹娃智购材料”站,在真实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真体验。能干的同学们一边浏览琳琅满目的制作材料,一边运用数学的计算能力盘算着自己的禹园币可以买到哪些制作书签的材料。
瞧!在“禹娃奇思妙想”站点,同学们一个个都聚精会神地用买到的材料制作亚运书签。绘画、手工的技能轮番上阵:画、剪、粘、扭、涂……

在同学们的巧手下,造型丰富生动的、设计创意满满的一枚枚书签就诞生啦!制作完成后,同学们还要向老师介绍设计想法,把设计想法说清楚、说完整;要和同学相互交流,通过倾听入围同学的“秘诀”,还可以动手完善自己的作品。沉浸在活动中的孩子们,既体会到了动手动脑的快乐,又在交流中收获了成长与自信。
二年级:“大禹治水”故事会,多彩童年show show show
“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大禹精神”流传至今。今天,学校要举行“大禹治水”的故事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大禹治水”的故事表演得更加出彩呢?
二年级的同学们带着这个驱动性问题开始了本学期的非纸笔测评活动。
要想将“大禹治水”的故事表演出彩,可少不了服装、道具。这些可是需要同学们通过参与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任务游戏来赚取“金币”购买的。
各显才能 让兑换基金丰厚起来

瞧,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启赚取“金币”之旅啦。在各个站点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显才能,拼尽全力进行挑战,赚取“金币”。
“善动脑·禹娃巧搬运”站点中,同学们先根据提示思考如何运石块可以让搬运的次数最少,接着化身为一个个“大力士”,两人一组合作,装石、搬运一气呵成,那娴熟的动作令人佩服。
“勤动手·禹娃学叠衣”站点里,同学们们先观看折衣视频进行学习,然后自己操练,铺平、折叠、整理,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生活家,那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可爱!
“巧设计·禹娃制奖章”站点的同学们,拿着彩笔,在背景纸上天马行空地创造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大禹奖章,那一枚枚独具特色的奖章,就是对大禹精神的颂扬。
“善思考·禹娃辨方向”站点的同学们根据提示卡,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指南针辨别方向;“会鉴赏·禹娃巧配乐”的同学们边欣赏边选择最合适的音乐为大禹治水成功加油喝彩。
精挑细选 让演出效果精彩起来
你一枚,我一枚,小组成员们聚在一起,盘点好各组的“兑换基金”。带着激动与兴奋,各组开始商量选购哪些服装与道具,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好准备。
最后,同学们回到教室,穿上表演服,认真地根据剧本进行排练。演出时,精彩的表演引得评审团们纷纷点赞。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只有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学校的期末一二年级的非纸笔测评,将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融合进生活学以致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份智慧,也让孩子们收获了一份快乐!
一、真情境·真体验
我校一二年级的本次非纸笔测评属于“项目式学评”,是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科课程标准,创设真实情境下的项目任务,制订对应的评价量表,通过观察、记录学生个体或团队在任务解决过程中表现,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并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指导的测评活动。
在真实的情境中,我们以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调动所有知识、能力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也激励学生在真体验中获得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做更好的自己。
二、真驱动·真成长
“核心驱动问题”是项目化学习中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向目标努力,促进项目的落地。
我们在一二年级的非纸笔测评中设置的“驱动性问题”较好地引导学生分别聚焦“让自己设计的书签脱颖而出”和“将‘大禹治水’的故事表演得更加出彩”这两个目标开展真实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激励学生去完成项目的多项任务,赋能学生成长。
项目化学评中,丰富的量表指定了目标维度,有表现水平的分级,不断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推动学教方式的变革,也促进教师成长。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