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冯潇)当青马培训遇上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8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真理的味道·“田野先锋”思政精英班的学员带着农具、带着好奇、带着思考,走进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劳动教育实践。
从泥水田里的躬身插秧,到实验室里的智慧农业黑科技,再到稻田边的青春誓言……学员们解锁了一场超燃的田野课堂。
农事初体验:一脚泥巴悟初心
“左手分秧,右手插苗,深不过寸,横竖成行!”在作物研究所常志远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30余名青马学员脱下鞋袜、踏进水田,开启人生第一次插秧挑战。弯腰、分苗、插秧,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不少同学直呼“腰酸背疼”。泥水溅满衣襟,汗水浸透草帽,但田埂上的欢声笑语始终未停。
“原来插秧不是‘田园牧歌’,而是‘粒粒皆辛苦’!”学员陈同学抹了把汗笑着说,“但把嫩绿的秧苗插进水田,超有成就感!”从手忙脚乱到默契协作,一株株秧苗扎根泥土,也在青年心中种下知农爱农的种子。
科技大揭秘:一粒种子里的“中国芯”
你以为现代农业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NO!走进科技园的智能温室和数字化育苗车间,学员们瞬间被“高科技”包围——
番茄住进“物联网”,无土栽培架上,传感器实时监测酸碱度、湿度,点点手机就能给果蔬“配营养餐”;
“农业种芯”藏玄机,物种资源库里,农作物种子“冬眠”待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原来种地也能这么‘智能’!以前觉得农业就是‘靠天吃饭’,今天才发现科技才是‘最强辅助’!”学员林同学兴奋地说。
田野思政课:稻浪声中话担当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露伊老师带来的一堂“会呼吸”的思政课。
从袁隆平“禾下乘凉梦”到黄文秀的“扶贫日记”,从“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青年”到“我的专业如何赋能乡村”,师生们畅聊理想,有人立志研发智慧农机,有人想用直播带火农产品,还有人计划组建助农志愿服务队……
“这堂课让我发现,乡村振兴不是遥远的‘宏大叙事’,而是我们触手可及的‘青春考题’。”脚下有泥土,眼里有光,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模样!
据悉,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青马工程之“田野先锋”思政精英班由校团委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设,旨在培养“知农、学农、爱农、兴农”的青年先锋,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更多“青春力量”“温科力量”。后续,思政精英班还将组织学员开展“十万学子看温州”等系列活动,走进强村农事服务中心、数字农业产业园,持续解锁“田间课堂”的N种打开方式。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