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林逸豪、曾卓凡)在全民健康战略深入实施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篮球队的10名队员近日以全员考研成功的亮眼成绩,成为校园热议的焦点。这支队伍中,6人考入“双一流”高校,4人进入重点医科院校,生动诠释了体教融合培育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实践成果。
运动筑基:篮球场上的“硬核”学霸
“传球要像知识点一样精准”“防守如备考般不容疏漏”,这些写在球队更衣室墙上的标语,揭示着队员们独特的成长密码。这支篮球队有着固定的训练计划,每周六清晨六点半准时集结,随着球场大门开锁的“咔嚓”声,投篮练习、传切配合和体能训练依次进行。而到了学院杯和新生杯篮球赛临近时,训练频率更是增加到一周三次以上。“篮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战术配合,更是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专注。”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的钱奕心表示,球队科学制定的“体能-学习双计划表”,使成员们在备考期间仍保持每周5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
互助共进:篮球群里的“云自习室”
翻开他们的微信群聊天记录,既有“三步上篮”教学视频,更多的是《外科学》难点解析和英文单词记忆经验分享。备考温州医科大学骨科的曾卓凡回忆,最艰难时大家通过线上“运动打卡+学习计时”互相监督,“就像篮球比赛中的‘人盯人’战术,只不过我们‘防守’的是懈怠”。长达一年的备考过程中,迷茫和挫折时常袭来,但是大家汇总报考信息,比拼复习进度,分享学习方法,将困难都一一克服。队员杨均杰就曾在选择方向和志愿时无从下手,大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查询各科医生的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并结合他的个人意愿,发现急诊医生缺口较大,未来发展前景也较好,最终帮助他落地温州医科大学急诊专业。
协同育人:健康中国呼唤“双强”人才
“我们要培养的是既有精湛医术又有强健体魄的‘双强’人才,这支球队的成功,是体育精神与医学追求的完美结合。”该校体育科学部主任刘老师表示,学校始终坚持“运动是良医,健康是责任”的体育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锻造意志品质。值得一提的是,队员们在急诊、重症等高强度科室的选择率超过70%,充分体现了体育精神塑造的责任担当。
随着新一批医学生即将开启研究生生涯,这支“学霸篮球队”的故事正在校园引发热烈反响。其成功实践不仅为医学院校体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更彰显出新时代青年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朱陈渐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