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温理工赋能强城新举措:“留温有理”激活人才引擎 “县长有约”打通政校企链
2025-05-08 09:0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曾云毕 陈有为 林志)“当青春理想与乐清湾的浪潮相遇,当‘厚德浚智,循理精工’的校训与‘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基因碰撞,‘醉美之城·幸福乐清’正以山海相拥的胸怀,向即将扬帆的你们发出邀约……”

  这是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向温州理工学院毕业生发出的邀请。进入新一轮毕业季,温理工推出“留温有理·县长有约”就业服务品牌,构建起一座青年大学生与城市对话的留才桥梁。

  5月7日,首场活动“留温有理·县长有约”乐清专场在该校滨海校区举行。政、校、企等各方将通过一系列政策解读、产业对接、职业规划等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转设四年来,温理工不断创新方式推动学生留温就业,成果显著。毕业生留温率连续三年位居温州本科高校第一。

△ 温理工就业服务品牌揭牌仪式现场

  打造就业服务品牌

  构建大学生与城市的对话桥梁

  当前,温州正在全力打造“全省第三极”、实施“强城行动”,温理工则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深度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我们推出‘留温有理·县长有约’就业服务品牌,目的是扎根温州办大学,服务地方,构建起一座青年大学生与城市对话的留才桥梁。”温理工党委副书记王定福介绍了成立就业服务品牌的初衷与愿景。“留温有理”中的“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理由的“理”,温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毕业生选择留温的硬核理由;二是温理的“理”,温理工办学与温州“5+5”产业体系同频共振;三是理想的“理”,温州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能够让毕业生实现青春梦想。

  “县长有约”的“约”也有三种意思,即县长约大学生,地方政府以真诚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向大学生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成为温州地方发展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约县长,大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地方政府在这里倾听声音;大学约县长,积极构建政校企黄金三角的对话生态圈。

  “‘留温有理·县长有约’本质上是双向奔赴,我们希望这样的双向奔赴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王定福展开说,更有深度可以理解为学校的就业举措从地市层面深化到具体县(市、区),以及将留温政策的共性细化为个性;县长带领团队亲自登门,面对面沟通交流,有呼有应,更有温度;构建政校企对话生态圈,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教育供给与城市发展、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更有力度。“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双向奔赴,能够达到‘县长有理,留温有约’的效果与目的。”

  在这之前,温理工还曾打造出“理工就业行 企业零距离”研学品牌,提升毕业生对现代企业的认知,推动毕业生的精准高质量就业,深化校企合作关系。2024年,学校走访了以红蜻蜓、德力西、大明电子为行业代表的8家标杆企业,400多位学生直面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113位学生现场被录取,87位学生达成就业协议。

  举办专场活动

  鼓励学子留温助力强城行动

  作为温州建设“双万城市”的重要人才支撑,温理工聚焦智能电气、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乐清市共建的“智能电气产业学院”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所以,我们的首场活动与乐清市共同主办。”专场活动上,王定福介绍,学校创新实施“留温就业工程”,构建了“政策-培养-就业-发展”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毕业生留温率连续三年位居温州本科高校首位。通过“留温有理·县长有约”等品牌活动,让学生深度了解温州发展机遇,同时联合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岗位,确保人才“留得下、用得好、发展快”,为温州冲刺“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致信温理工广大学子。他在信中表示,乐清,是“温州模式”和“四千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电器之都”,更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创业梦工厂”。温理工的循理精神,赋予你们破局的智慧。无论是投身“数字车间”的智造变革,还是探索“物联网+”的跨界融合,抑或是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乐清的实干基因,将为你们架起成长的阶梯。乐清将以最大诚意、最优生态、最强保障,托举起每一份敢为人先的梦想。

  乐清市副市长陈健亲临现场,向与会师生详细介绍了乐清市的发展优势。2024年乐清的GDP为1858.5亿元,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11名,我们设立“青创365计划”,每年为大学生提供365个免费工位、服务365个创业项目;配套人才公寓、创业补助,让“来了就是乐清人”成为现实。

  在主题访谈环节,乐清市人力社保局、住建局、文广旅体局负责人及企业家代表分别就人才政策、住房保障、文旅特色及产业需求等话题展开解读。与会嘉宾表示,温州正在打造一个持续迭代的创新生态系统,温理工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温州的“5+5”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推动人才流动

  支持毕业生到山区县就业

  近年来,温理工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关键环节,创新见习实践和就业工作一站式新模式,组织举办线上线下“百企千岗”实习就业大型活动。实习期间,学校确保吃住及津贴政策落实,并通过走访标杆企业,带动全体教师深度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供需对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学校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日前,温理工已有232名毕业生通过“百企千岗”实习就业大型活动在温州经开区、乐清市、永嘉县就业创业,工作成绩显著。

  为进一步推动人才流动,温理工打破区域限制,鼓励毕业生以“温州湾”为就业创业新方位,深入实施《温州市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大对毕业生下沉人才的支持和服务工作。学校走访温州各县(市、区)社保局,挂牌成立全市域的温州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人才工作站,推动毕业生向永嘉、苍南、文成、泰顺等地流动。其间,还特别举办了10场山区县优质企业专场招聘会,为100多家企业进行招聘宣传,发布500多个就业岗位,鼓励引导毕业生走向山区县,助力温州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在此基础上,该校还构建了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指导咨询“四位一体”的就业信息网,确保信息发布及时、真实、高效。同时,全力打造“智慧就业”线上平台。目前,平台注册企业已达1100多家,本年度发布岗位信息11020条,组织召开周三温企专场特色招聘会14场,并作企业线上宣讲43场,提供线上招聘岗位数12788个,线下招聘岗位数超过5万个,总计7万多个岗位供毕业生择优就业。

  未来,温理工将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继续引导青年学子扎根温州、服务地方,为温州建设“全省第三极”输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人才集聚新动能全面赋能“强城行动”,助力温州在“双万城市”建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