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管家型”财会人才这样炼成 宁波财经学院产教融合锻造中小企业“硬核管家”
2025-05-07 11:13:00
宁波财经学院

  (通讯员:马春光 王轶群)在宁波知恒财务管理咨询公司,宁波财经学院2020届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季清,凭借着出色的业财融合与智财融合能力,毕业不到五年就被企业任命为副总经理并获得公司股权。对于这名年轻干将,总经理徐一琳赞不绝口:“季清身上有着诸多中小企业梦寐以求的品质,忠诚、敬业且行事谨慎!”而这,只是宁波财经学院“管家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结出的丰硕果实之一。近年来,该校凭借这一创新模式,通过“产教深融、文化厚植、四力驱动”的特色路径,源源不断地向宁波中小企业输送了大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财务精英,赢得用人市场的一片赞誉。

  校企深度融合破解人才供需“错位”难题

  “企业不缺做账的会计,急需的是能管好企业钱袋子的管家!”宁波君禾泵业集团财务总监一语道破众多企业的心声。为精准回应这一需求,宁波财经学院积极行动,联合30余家行业翘楚,组建起“财务管家”培养联盟,共同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深有感触地说:“宁波财经学院的毕业生来了就能直接上手。像2022届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张薇,不仅对会计准则了如指掌,还对光伏行业的特殊财税政策运用自如,这背后离不开学校与我们的紧密合作。”

  据了解,宁财院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开发了新能源行业财务管理等特色教学案例,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实战化培养锻造“硬核”职业能力


  走进宁波财经学院的“云财务智慧实验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学生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处理来自合作企业的脱敏账务数据。“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至少200小时的仿真账务实操训练,熟练掌握至少2种财务软件以及一种智能化软件。”会计学院教学副院长王春儿介绍道。

  得益于这种实战化培养模式,宁波财经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十足。

  学校还着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设立甬商文化研究院,与2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聘请100多位企业导师,推动合作企业优先支持、企业导师倾力帮扶、就业部门全程跟踪,全方位助力学生与中小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宁波呈信会计咨询服务公司总经理提供了一组数据:近三年录用的宁财院毕业生中,85%在半年内就能独当一面,独立负责重要项目,这一比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全周期成长体系助力职业加速进阶


  从基层财务到中层管理,宁财院毕业生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2019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朱敏敏,在神州开元会计服务公司,仅用2年时间,便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业务管理能力,一路晋升为温州分公司经理;2022届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张焱姿,带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烈的风控合规意识,在泰盛风能迅速成长为财务负责人;还有2022届审计学专业毕业生谭诚聪,入职桐昆集团后,充分施展智财融合能力,为企业提出一系列业务整合优化方案,显著提升公司财务绩效,从内审助理到内审部长,他仅用不到3年时间便完成这一华丽转身。“学校扎实的能力培养和持续不断的帮扶,是我得以快速成长的坚实后盾。”谭诚聪感慨道。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调查数据显示,宁波财经学院“管家型”财会专业毕业生中小企业财会岗位就业率高达85%,5年内晋升至中层管理岗位的比例达到24%。

  多年来,宁波财经学院始终坚守为中小企业培育财务管家的使命,已累计向地方输送超8000名优秀财会人才,为地方财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通过‘新生起航-素质提升-职业领航-就业护航’四大工程,让学生与中小企业‘双向奔赴’。”会计学院党委书记李繁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中小企业财务管家培养定位,优化“产教深融、文化厚植、四力驱动”培养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懂业务、精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当前,随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宁波财经学院“管家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成为破解财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宁波经验”,其“精准对接需求、全程赋能成长”的做法,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责任编辑:朱陈渐 赵韵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