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科教融汇育人才 浙农林大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5-05-12 15:1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胜伟)“王老师,我考研已经通过并被拟录取了。接下来,将继续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指导,如果没有加入您的项目团队,我的科研创新和考研可能不会这么顺利。”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季馨雨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收到预录取信息的第一时间,她就向学业导师王星报告好消息。

  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大学一年级就开始配备学业导师。学生入学1个月后进行科研轮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在学科的5个科研团队进行轮训,轮训1个月后,通过师生双选的方式进入导师团队。季馨雨因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充满了兴趣,因此在大一第一学期,就通过科研轮训和师生互选,进入王星老师导学团队,开始跟着导师做实验。

  “王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耐心且细心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在实验室里接受了有机合成全方位的训练,科研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还参加了‘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并获得了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正是王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精神,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季馨雨认为,自己能爱上科研创新、能遇到王星这样的好老师,需要感谢学校科研轮训的政策,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学业导师。

  和季馨雨一样,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傅浩宇,也是通过科研轮训和师生互选,进入杨胜祥、王星老师导学团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的。在校期间,他作为队长参加一类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主持并获批国家级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其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最终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就读研究生,继续奋斗在新农药创制的道路上。

  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农林高校中较早组建的应用化学专业之一。近年来。该专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创新构建科教融汇浸润式育人生态,通过科研轮训等多维成长平台系统性改革,探索出一条学术素养与人格塑造并重、科研训练与全面发展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近六年,学生科研参与率达100%,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增长190%。

  作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的重要举措之一,浙江农林大学要求所有低年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每月轮换进入不同学科方向的科研团队,在化学学科团队体验创造新物质的奥妙、在材料学科实验室参与纳米材料制备与性能改良、在林工学科实验室开展林产化学高值化加工,通过沉浸式体验不同科研团队的科研过程,让交叉创新的思维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轮训结束后,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将根据兴趣匹配导师,同时导师团队从科研潜力、职业规划、性格特质等维度综合研判,最终形成“一生双师”配置。

  这种“双螺旋”培养模式成效显著:近六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5篇,其中SCI TOP论文22篇,钱炜聪同学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从科研项目孵化出的“甜菜碱植调剂”已成功转化,团队学生获“挑战杯+”特等奖。

  近三年,专业学生获“互联网+”国家级奖项2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设计竞赛等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45项。

  与此同时,应用化学专业还将科研训练、双创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学科竞赛导论》课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学科竞赛。同时,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36人,实现本硕贯通培养,毕业生学术深造率提升至65%。通过打造“科研反哺教学案例库”等平台,创新“出彩勋章”多元评价体系,设立10类个性化赛道,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真正实现人人出彩。

  在学科竞赛中,该专业通过竞赛的组织化、实施的项目化和成果的落地化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依托国家工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组建学科交叉创新工坊,孵化学生科研创新项目24项;设立本研共创科研基金,累计培育国家级竞赛获奖项目10项;打造学术论文训练营,学生高水平论文发表量提升60%;创新AI赋能智慧科研教学,实现科研训练全流程数字化,使论文撰写效率提升30%。

  “作为本科生导师,我们手把手带着学生做实验,给学生讲解实验方法和基本理论,锻炼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PPT制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今,实验室成为了学生开展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和学习交流的温馨小天地。”应用化学专业王星老师说。目前,他已经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件和软件著作权1项。

  如今,在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室、实验室里,随处可见师生研讨的智慧火花,实验室里大二学生熟练操作科研设备,报告厅内本科生从容展示SCI论文……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已经把科研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科教融汇育人的新路径,培育了一大批既有扎实学术功底、又具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