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州市时代小学举行“基于PDCA模式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校本研修”开放活动
2025-05-21 09:0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魏宁)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提升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杭州市时代小学于5月16日举办了“基于PDCA模式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校本研修”开放活动。此次活动以“春之鸟”为主题,通过观点分享、圆桌讨论、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跨学科教学的优化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活动特邀上城区教育学院毛慈萍研究员、胜利小学林詹也师训员莅临指导。

  活动伊始,科研室主任章秀花老师作为活动主持人,带领全体教师回顾了本学年校本研修的实践历程。学校引入管理领域的"戴明环"PDCA模式(Plan-Do-Check-Act),构建了"策划-实践-复盘-优化"的螺旋式提升路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科学路径,更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阶梯式跃升,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持续改进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多元形式 深度研讨

  一年级年级组长杨洁老师和五年级年级组长龚洵奕老师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汇报。杨洁老师以《基于UBD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以“向往的鸟”为例》为题,生动展示了一年级"春之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理念。本次实践创新采用UBD逆向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护蛋行动、四季课程等校园经历,自主创作富有童趣的剧本。



  龚洵奕老师分享了五年级组别开生面的"鸟类博物馆"跨学科活动的策划意图,组内的老师们将科学、语文、美术三门学科深度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对25种鸟类的研究,献礼学校25周年校庆。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优化了三大环节:新增选题计划表使研究方向更聚焦;提供手册框架模板确保研究科学性;创新团队评价方案,从合作、内容、展示等6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



  在两位老师的精彩汇报后,科研室主任章秀花老师以“教育观察者”视角,与二年级年级组长阮海飞老师、三年级年级组长谭海楠老师、六年级年级组长曹蔚婷老师围绕“跨学科实践任务的设计”“学习支架与工具的使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等内容,展开深度对话。三位老师的分享让在座教师看见:六年级用文创定格时光,让毕业课程不再刻意煽情;二年级用歌声丈量成长,让任务驱动成为主动学习的引擎;三年级用非遗连接古今,让文化自信在评价转型中扎根。


  非遗实践体验成为了本次活动的亮点,非遗导师陈奕璇以“春之鸟”为主题,带领教师尝试瓷画创作,开启一场传统技艺与现代美育的对话。陈老师以“科学解构+艺术表达”为脉络,引导教师在素白瓷板上创作灵动鸟韵,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瓷雀跃然板上。瓷画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解码的过程,非遗教育并非孤立的文化传承,而是可以与科学观察、跨学科探究深度融合,为课堂教学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



  全员参与 共话成长

  分享和实践活动结束后,现场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邀请教师代表分享学习感悟,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数学组马雨婷老师表示:"今天展示的各个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从一年级的“丑小鸭”成长剧到六年级的“天鹅”文创展,每个项目都独具匠心,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灵感。”


  她的发言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共鸣。大家也纷纷在培训反馈单上写下自己的感悟:“非遗瓷画体验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可以成为跨学科教学的重要纽带”“圆桌对话中关于评价转向的讨论给了我很大启发”“PDCA模式为我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清晰路径”一条条真挚的留言,见证了教师们在这场研修活动中的专业成长。

  专家引领 理论赋能

  活动尾声,上城区教育学院毛慈萍研究员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与理论引领。毛老师高度肯定了时代小学在跨学科教学探索中取得的成果,指出本次活动呈现出"主题聚焦、体系完整、形式多元"三大亮点。同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毛慈萍研究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各自专长,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创。"她以瓷画创作为例生动阐释:"就像我们不必要求每个孩子独立完成作品,可以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既能保证作品质量,又能展现个性创意。"这一观点为学校后续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校本研修开放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落幕,不仅展现了时代小学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学校以PDCA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路径。从理论引领到实践探索,从案例分享到专家把脉,活动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师成长支持体系。未来,杭州市时代小学将继续深化"策划-实践-复盘-优化"的螺旋式提升机制,推动跨学科教学研究走深走实,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贡献教育智慧。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58981171 2025-04-29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