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近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潭智荟・青衿筑梦”实践团奔赴金华安地镇三潭村,开启为期4天的深度乡村实践。团队由合作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西华带队,园艺技术专业刘欢欢老师、会展策划专业万瑾老师共同指导,10名师生组成跨专业团队,以“专业+情怀”为双核驱动,在山林田垄间探寻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与村两委的座谈中,张西华院长从产业发展、闲置资源盘活及品牌营销等关键角度,阐述了实践团的调研目标与方向。他表示,团队将围绕三潭村林下经济基地建设、村庄公共空间提升、农产品品牌营建等核心任务深入调研,精准破解发展瓶颈。双方通过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实践团的服务内容,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潭村蕴含丰富的习俗文化、传统竹编手艺和古驿道遗迹等,但尚未得到系统挖掘。实践团走访当地村民,详细记录方言、习俗和传统手工艺,整理相关故事与技艺,建立起文化资源档案库。调研中发现,村民们对改善村口环境、学习电商直播技术需求强烈。对此,实践团计划联合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助力乡村文化与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林下经济是此次实践的核心要点。村委引领实践团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穿梭于山林田垄间,详细介绍区域内野生金线莲等林下资源的分布情况与开发潜力。经实地调研,团队初步划定适合金线莲、覆盆子、铁皮石斛生长的区域。三潭村林地遮荫度、湿度条件优越,非常适宜林下作物生长,但技术短板亟待补齐。为此,实践团正积极对接种植专家,计划引入立体栽培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最后,张西华院长总结了近期工作成果,实践团与村两委就后续方案推进进行了深入交流,拟定通过“传统产业升级+闲置资源活化+品牌营销赋能”三位一体模式,为三潭村注入强劲的振兴动能。具体规划包括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精心设计村庄公共空间提升方案、深度挖掘在地文化资源,将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致力于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三潭范式”。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振兴方案注入“民意温度”与“文化厚度”,更搭建起高校智慧与乡村发展精准对接的桥梁。接下来,实践团将以现有成果为基石,将村民期盼转化为具体规划,以文化赋能产业,以技术激活生态,助力三潭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让青春智慧在乡土大地绽放实效。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