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 如何选择报考科目
2024-11-0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自考本科考试科目十多门,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等,考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备考学习。
自考本科需要考什么科目
自考本科开考课程一般包括:公共课,专业课,换考课程,公共课考3~5门左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考这三门的。(部分专业英语课可用选修课),专业课考8~10门左右,专业课的设置都是由各主考学校对本校内此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的。如法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换考课程考3~5门左右,换考课程是指英语自学难度大的考生不考英语二而多考几门其他课程替代英语二的学分,一般是考3到5门课程。
自考本科考试科目怎么选择
一般专业的自考考试科目在13-16门之间,按照大多数人2-2.5年拿证的设想,1年2次自学考试,1次最多考4科(北京地区可以一次报考8科),如果能够保证每次考试的通过率,两年时间拿自考毕业证的确不是问题。但是,自考考生绝大多数是在职考试,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科学选择考试科目,选择与自己时间匹配的科目数量才是自考通关的关键。
对于第一次报考的考生来说,在本次考试科目都学习完了的情况下,建议选择2门专业课+2门公共课。对于临考前2-3个月才开始准备的考生,视自己的学习情况报考一两门公共课。短期内密集复习一般也是可以通过的。
自考每次能报考几门
每次报考最多可报考四门,最少没有限制。一般情况,自学考试每次考试时间为2天,每天考两场,上午9:00至11:30一场,下午14:30至17:00一场,每场可以选报一门,因此每次考试最多可以报四门课程,最少没有限制。当然具体报几门要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