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概括

2024-11-07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该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和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提纲篇

1、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2、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4.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性)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思想是(辩证法思想)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思想)

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5.古代朴素fl隹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17.“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相对性)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一维性)

1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20.物质和运动关系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22.下列各项中正确反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知中包含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2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地区别是(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24.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25.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因素)

26. 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

27.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的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的表现本质)

28. 人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属性) 

29.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3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