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自考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论文:社区管理教育罪犯中社会工作的运用

2025-06-1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自考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论文:社区管理教育罪犯中社会工作的运用由中国教育在线为考生收集整理,以下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更多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相关论文,可查看我办“自考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论文”栏目。

如有论文需求,请点击这里》》》

社区管理教育罪犯中社会工作的运用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康树华2003).2002年8月,上海市率先在全国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2004年7月1日生效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标志着国内史无前例的刑罚改革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李小燕2008).上海大学的刘强教授是研究社区矫正的先行者,他在2002年就提议中国的刑罚适用模式应该由监禁刑向非监禁刑的重点转移(刘强200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区矫正价值理念的践行和工作方法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社区矫正在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凸显了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迫切性(赵丽宏2009).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这个短语已经有研究者使用过,但是还没有研究者专门论述(赵玉峰范燕宁2012).我比较赞同赵玉峰学者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的定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就是在社区矫正这一刑罚执行和社会福利过程中开展的,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矫正对象恢复社会功能,促进矫正对象社会融入的职业活动(赵玉峰范燕宁2012).

在矫正社工帮助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方面不同的学者认为的方法不同,很多学者都充分肯定了社会工作对社区矫正的重要作用。

赵丽宏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社区的资源整合能力(赵丽宏2009).

李小燕认为社会工作者有助于改进和完善青少年罪犯的社区矫正减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权状态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地再社会化(李小燕2008).张昱认为通过政府购买社团服务的方式,显示出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起的核心作用(张昱).费梅萍从个案社会工作的运用领域、初步效果和限制条件对一年多来上海市社区矫正中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情况做了分析,认为个案社会工作与刑罚执行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对子发挥社区矫正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费梅萍2004).费梅萍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探索了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框架,讨论了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组成及基本内容。从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理论视角出发来构建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框架和体系,可以实现青少年矫正对象社会功能的良好实现与拓展(费梅萍2009).社会工作是扩大社区矫正社会认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社区矫正效果的重要手段(张丽芬廖文张青松2012)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中,很多学者都强调了社工价值观的重要性。都涉及到尊重、接纳、积极的关注、真诚、自决、个别化、保密的价值观念。(史俊2007刘淑娟2008林兰芬2008付立华2009)现阶段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也存在这一些问题。社会工作者本应该与司法所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但是在实际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开展当中,司法所明显是比社会工作者和机构要高一级(赵玉峰2012).我国《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以及民政部门作为职责主体,并没有从法律政策层面肯定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地位(程艳青,孙启洲,刘天宇2012).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建制有待完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人才激励机制欠缺(高巍2012).

现阶段社区矫正往往只能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管,但监管并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部,司法所的矫正人员的管理模式往往经验化,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矫正结果也不理想(林兰芬2008).实际中社区矫正工作。大多数矫正官员认为矫正对象毕竟是在服刑期间,对社会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所以不应使其太自由,社区矫正难以展开,加上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低认同度,更不用讲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了(管红明2006).

【参考文献】

[1]康树华。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J].法学杂志,2003(5)

[2]李小燕,增权。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D].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刘强。改革和完善我国刑罚适用体制初探[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4]赵丽宏。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区矫正模式[J].学术交流,2009(5)

以上为“自考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论文:社区管理教育罪犯中社会工作的运用”,更多论文请查看本站中国教育在线“毕业论文”栏目。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