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2020年黑龙江自考《农业生态基础》预测试题(3)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答:1.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3.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因素较简单,稳定性较差。

  4. 农业生态系统属于开放性系统,人类要从农业生态系统中获取食物、纤维、畜产品、果蔬产品,而且往往有一部分远销他地,从而将这些农畜产品中所含能量和物质脱离该系统。

  5. 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较高。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生种主要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牧草、果木、家畜、家禽等,它们是经过人类长期有目的选择,具有优良丰产性状的物种类群,人类总是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保持其优良种性及高的生产力。

  6. 农业生态系统常采用人工调控和自然调控相结合的“双向调控”措施,多属外部调控。

  2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有哪些?

  答:1.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投入 投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有太阳能和辅助能

  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 (1)目标性产出和非目标性产出.农业生态系、机械、烯油统的目标性产出指人类组织某项农业活动所希望获得的产品输出;(2)食物能产出和非食物能产出。在农业生态系统输出的总能量中。按照人类的要求分为食物能和非食物能两类。

  3 简述种间关系在生产中应用?

  答:(一)农林作物的配置、组合搭配及人工混交林的建立

  农作物之间的间作、混作和套种,以及农作物与林果的间作和人工混交林的建立,都是利用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的互容的特点,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达到充分利用光,热、不、肥(营养)及生长季节等资源条件,提高光合效率,获得较高的生产力。

  (二)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关系 (三)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生物防治病虫害;生物防除杂草。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