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广东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练习题(张中丞传后叙)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一、单项选择题

  1.《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A)

  A.韩愈

  B.白居易

  C.王维

  D.柳宗元

  2.本文最大的特点是(A)

  A.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B.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C.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

  D.描写与叙事紧密结合

  3.《张中丞传后叙》中“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一句表现了(B)

  A.许远的超人记忆力

  B.张巡的超人记忆力

  C.于嵩的超人记忆力

  D.南霁云的超人记忆力

  4.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人是(B)

  A.张巡

  B.韩愈

  C.许远

  D.司马迁

  5.《张中丞传后叙》中“擅强兵坐而观者”的人是(C)

  A.张巡

  B.许远

  C.贺兰

  D.南霁云

  6.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的原因是(C)

  A.打了败仗

  B.误断官司

  C.谏迎佛骨

  D.抢占民田

  7.文中描写南霁云的细节有(D)

  A.断敌五指

  B.记忆超人

  C.诣州讼理

  D.抽矢射塔

  8.文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于刻画南霁云来讲,这种表现方法是(D)

  A.心理描写

  B.比喻借代

  C.议论抒情

  D.侧面烘托

  9.《张中丞传后叙》中当时所守的城池叫(A)

  A.睢阳

  B.徐州

  C.广汉

  D.渔阳

  10.《张中丞传后叙》中记载的事情所发生的历史之乱叫(A)

  A.安史之乱

  B.秦末之乱

  C.八王之乱

  D.明初之乱

  二、多项选择题

  1.作者之所以写《张中丞传后叙》的原因是(ABC)

  A.尚恨有阙者

  B.不为许远立传

  C.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D.前传文辞不通

  E.前传颇多错误

  2.下列有关韩愈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E)

  A.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B.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C.曾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税被贬

  D.参与平定过淮西藩镇之乱

  E.曾做过潮州刺史

  3.《张中丞传后叙》主要写到的三位历史人物是(ACE)

  A.张巡

  B.张良

  C.许远

  D.张松

  E.南霁云

  4.韩愈在思想上(AC)

  A.推崇儒学

  B.认同基督

  C.排斥佛老

  D.欣赏回教

  E.学习道家

  5.本文所写的几个英雄人物之所以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的主要原因是(DE)

  A.利用了插叙的方法

  B.利用了倒叙的方法

  C.利用了顺叙的方法

  D.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

  E.传神的细节描写

  三、词语解释题

  1.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材:才能。

  2.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尺寸之地:形容地方狭小。

  3.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蚍蜉蚁子之援:形容极微小的援助。

  4.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说者:指发议论的人。

  5.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尤:责备。

  6.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不达于理:不明事理。

  7.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卓卓:超出一般人的样子。

  8.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遁:预先逃跑。

  9.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苟:假使。

  10.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诣州讼理:到州里去告状。

  四、简答题

  结合原文说说韩愈行文气势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

  答:韩愈行文气势充沛,充满激情。例如在为两公辩驳时,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一段文字显得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真有立懦起顽、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简析题

  1.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竞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问:

  A.这段话中的“远”、“巡”分别指谁?

  B.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远”的什么性格?

  C.这段话中“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针对何事所说?

  答:

  A.“远”、“巡”分别指许远、张巡。

  B.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不计个人利益的大度性格。

  C.针对张巡之子听信传闻之辞,上书言远畏死降敌,要求追夺许远官爵一事所说。

  2.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问:

  A.这段话中不肯出师救的人是谁?他为什么不肯出师去救?

  B.这段话“虽食且不下咽”的原因是什么?

  C.后来哪个成语由“虽食且不下咽”演化而来?

  答:

  A.不肯出师救的人是贺兰。因为他“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故“不肯出师救”。

  B.因为南霁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C.食不下咽。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