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自考《互联网数据库》专项习题:简答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简答题练习

  1. 数据模型包含哪三个方面的要素?

  ① 数据结构;

  ② 数据操作;

  ③ 数据约束条件。

  2.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①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

  ② 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③ 数据的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接口。

  3. 简述关系模型允许定义的三种完整性约束

  ① 实体完整性;

  ② 参照完整性;

  ③ 用户定义完整性。

  4.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①数据定义;数据操纵;

  ②数据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③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通信接口。

  5.一个设计良好的DBMS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①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

  ② 完备的功能;较高的运行效率;

  ③ 清晰的系统结构和开放性。

  6.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①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构成;

  ②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它是数据库模式结构的中间层;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一个数据库也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7.请列出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调查方法。

  ① 跟班作业,开会调查;

  ② 专人介绍,询问;

  ③ 设计调查表填写,查阅记录。

  8.简述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

  ①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

  ② 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③ 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运行和维护阶段。

  9.简述数据库的完整性与数据库的安全性的区别

  ① 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是数据库保护的两个不同方面;

  ② 安全性是防止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

  ③ 完整性是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加入不合语义的数据。

  10.什么是数据独立性?它包括哪两个方面?

  ① 数据独立性指数据存储与应用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

  ②数据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的物理结构(也称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DBMS的工作使应用程序不变。

  ③数据逻辑独立性: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与局部逻辑结构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DBMS的工作使局部逻辑结构不变

  11.在数据库中解决死锁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① 要求每个事务一次就将要使用的数据全部加锁,否则就不执行;

  ② 采用按序加锁法;

  ③ 不采取任何措施预防死锁的发生,而是周期性的检查系统中是否有死锁。

  12.简述利用日志文件恢复事务的过程。

  ①从头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哪些事务在故障发生时已经结束,哪些事务尚未结束;

  ②对尚未结束的事务进行撤消处理,对已经结束的事务进行重做处理。

  13.简述两段锁协议的含义。

  ①指所有事务必须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②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

  ③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再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14.已知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用关系代数查询英语系的女学生。

  σ系别= ‘英语系’ ∧ 性别=’女’(学生)

  14.已知关系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用关系代数实现查询没有选修课程号为‘C3’课程的学生学号。

  π学号(学生)-π学号(σ课程号= ‘C3’(选课))

  15.简述视图的作用。

  ① 简化用户操作;使用户能以多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②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③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了安全保护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