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02867卫生统计学(高纲1458)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高纲1458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867 卫生统计学南京医科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七年制各专业、医学检验、卫生管理、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培养解决公共卫生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医学统计学思维,始终贯穿“医学实际问题¾研究指标¾变异和分布¾抽样误差¾统计推断¾对医学实际问题的解释”这一主线。培养学生分析医学科研资料的初步技能,为同学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门课程主要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研究设计、生命统计等内容,通过理论讲授、上机实习及综合分析三部分完成。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已下要求:(1)建立起统计学观念,学会从不确定性、机遇、风险和推断的角度去思考医学问题,尤其是医学研究问题;(2)学会结合专业作出严密的试验设计并获得可靠、准确、完整的资料;(3)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充分挖掘资料中蕴含的信息,恰如其分地进行理性概括,并据此写出具有科学认证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4)通过培养医学统计学思维,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医学研究能力。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及相关的基本概念。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同质与变异等基本概念,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了解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概率、变量等基本概念。2.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3.熟悉统计工作的步骤。4.了解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描述定量资料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的指标的计算及适用条件,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描述定量资料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的指标的计算及适用条件。2.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3.熟悉平均数与变异度的关系。4.熟悉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5.了解率的标准化。6.了解频数表的编制及频数分布的类型。第三章 正态分布与二项分布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正态分布与二项分布。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掌握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规律,熟悉参考值范围的确定原则和方法。熟悉二项分布的定义、性质及概率计算,了解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2.掌握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规律。3.熟悉参考值范围的确定原则和方法。4.熟悉二项分布的定义、性质及概率计算。5.了解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统计推断基础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内容,包括均数的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产生条件,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及其规律性,掌握参数估计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可信区间、可信度的概念,掌握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原理及步骤。掌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掌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掌握成组设计与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掌握两类错误的概念。掌握t检验的应用条件。熟悉t分布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产生条件。2.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及其规律性。3.掌握参数估计的原理和方法。4.掌握可信区间、可信度的概念。5.掌握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6.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原理及步骤。7.掌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8.掌握成组设计与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9.掌握t检验的应用条件。10.掌握两类错误的概念。11.掌握单双侧检验的应用。12.掌握检验效能的概念。13.熟悉t分布。14.熟悉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15.熟悉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联系。第五章 方差分析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因素方差分析等内容。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掌握方差分析的正确应用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3.掌握方差分析的正确应用。4.熟悉两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5.熟悉方差齐性检验。6.了解变量变换。第六章 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分类资料的假设检验的方法。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成组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c2检验。掌握配对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c2检验。掌握c2检验的应用条件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成组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c2检验。2.掌握配对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c2检验。3.掌握c2检验的应用条件。4.熟悉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5.熟悉行×列表的c2检验。6.了解两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与c2检验的关系。7.了解似然比检验。第七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与回归。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定量资料的相关分析。掌握定量资料的回归分析。掌握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及联系。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定量资料的相关分析。2.掌握定量资料的回归分析。3.掌握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及联系。4.熟悉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正确应用。5.了解总体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6.了解回归问题的区间估计。第八章 秩和检验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秩和检验方法。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秩次与秩和的概念。掌握编秩方法。掌握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秩次与秩和的概念。2.掌握编秩方法。3.掌握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4.熟悉非参数检验的概念、优缺点、适用条件。5.熟悉几种不同的秩和检验适用的资料要求。6.了解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及其两两比较。第九章 研究设计基础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和抽样方法。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熟悉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及其特点,熟悉影响样本含量的有关因素,了解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区别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2.熟悉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及其特点。3.熟悉常用的抽样方法。4.熟悉影响样本含量的有关因素。5.了解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区别。第十章 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一、课程内容本章通过实例介绍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医学实际资料的分析技能。掌握统计分析结果的专业解释等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掌握医学实际资料的分析技能。2.掌握统计分析结果的专业解释。3.了解医学论文的统计学要求。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了解”“熟悉”“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了解:对教材内容一般理解。大纲中只以一般文字描述。熟悉:对教材内容以清楚地理解,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掌握:要求对教学内容深入透彻的理解,牢固记忆,并能灵活应用。(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医学统计学》(第三版),于浩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自学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得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头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自学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自学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学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自学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自学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自学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自学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自学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20%;“熟悉”40%;“掌握”为4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试题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份量应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直线相关和回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也越大;(B)直线回归系数等于0,说明自变量和应变量无关;(C)相关系数越大,说明样本含量一定时,越容易在对相关系数是否为0的假设检验中拒绝零假设。(D)直线相关与回归均是以现有的X与Y的观察值为基础。在得到回归方程后,可以根据任意X的值来预测Y的大小。二、名词解释:1.参数与统计量三、简答:1.试述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四、计算题:1.16例男性矽肺患者的血红蛋白的均数为12.59(g/dl),标准差为1.64(g/dl),已知男性健康成人的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4.02(g/dl),问矽肺患者的血红蛋白是否与健康人不同,写出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