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28529 环境化学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高纲082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8529  环境化学               河海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它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通过学习应考者可以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环境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时采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在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领会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及发展动向。2、掌握大气污染化学,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主要环境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适用范围。3、熟练掌握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这四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掌握环境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时采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为在工作和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时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及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及发展动向。2、掌握:环境污染物类别、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3、熟练掌握:主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大气结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光化学反应基础,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光化学反应基础,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描述大气污染物的数学模式,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2、掌握:光化学反应基础,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在大气中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3、熟练掌握: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第三章水环境化学(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以及水质模型。(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分布,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以及水质模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天然水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各类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2、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分配系数、挥发速率,水解速率、光解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水体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土壤的组成及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和它的作用机制,主要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归宿。(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土壤的组成及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和它的作用机制,主要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归宿。(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土壤的组成及性质。2、掌握: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3、熟练掌握:主要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与效应。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污染物质与生物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机体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等过程和污染物质对机体毒性两方面的内容。(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污染物质与生物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机体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过程,污染物质对生物机体毒性。(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的类型;毒物的毒性、联合作用和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2、掌握: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耗氧和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氮磷及重金属的微生物转化。3、熟练掌握: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及影响因素。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以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为代表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在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典型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在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典型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基本性质。2、掌握:典型重金属在环境中基本转化、归趋规律与效应。3、熟练掌握:典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基本转化、归趋规律与效应。第七章受污染环境的修复(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受污染环境的常见修复技术,各技术去除污染物的化学原理、环境影响因素、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受污染环境的常见修复技术,各技术去除污染物的化学原理、环境影响因素、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各种环境修复技术适用的污染物及介质。2、掌握:主要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修复过程中污染物降解和消除过程及影响因素。3、熟练掌握:微生物的修复技术及影响因素。第八章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绿色化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讨论绿色化学的原理和应用。(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绿色化学的诞生和发展发展过程,绿色化学的原理和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绿色化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绿色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应用。2、掌握:绿色化学、绿色工程的原理及相互联系,工业生态学原理。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掌握: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如简答名词和概念等有关内容。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如基本知识和应用等。(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环境化学》,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自学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学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自学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自学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充题、问答题及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如: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1)热岛效应(2)温室效应(3)土壤盐碱化(4)噪声二、名词解释如:酸雨三:填充题如: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四:问答题如: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五、计算题如:若一个天然水的pH值为7.0,碱度为1.4mmol/L,求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值降低到6.0?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