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29792 物理化学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江苏教育学院编

《物理化学》(上册)考试大纲

说明:由于考生在专科已考过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所以这次考试此内容不再作要求。但是第二章中的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等概念与第四章密切相关,所以划入考试范围。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要求

1、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集合公式

2、掌握化学势的定义及其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3、理解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

1、偏摩尔量的数学表达式、物理意义

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3、化学势的定义式

4、化学势在相平衡中的应用

5、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要求

1、理解统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2、理解玻兹曼统计的最概然分布

3、理解配分函数的意义、分离及其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4、了解五种运动的配分函数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5、理解分子全配分函数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独立子与非独立子体系、定位与非定位体系

体系的微观状态数、独立子体系的分布、最概然分布

分子的配分函数、转动特征温度、振动特征温度

2、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定、玻兹曼分布公式

分子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玻兹曼公式s=klnΩ

3、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

定位与非定位体系Ω的计算

用玻兹曼分布律计算简单体系的粒子分布

单原子、双原子和多原子分子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

单原子分子各种运动形式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第四章 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一、要求

1、掌握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2、掌握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3、掌握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4、理解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及依数性

5、了解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气体的逸度、逸度系数

理想溶液、稀溶液、实际溶液

体系各物质的标准态

2、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

气体化学势表示式、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

溶液中各物质的化学势表示式

理想溶液混合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变化

稀溶液的依数性

3、基本计算和基本方法

理想溶液平衡气、液相组成计算、气体溶解度计算

由稀溶液依数性测定溶质相对分子量

由蒸气压数据确定均匀液相体系中物质的活度

第五章 相平衡

一、要求

1、掌握独立组分数、相、自由度和相律的应用

2、理解相律的推导

3、理解单组分体系典型相图

4、掌握完全互溶双液系p-x图和T-x图

5、理解杠杆规则

6、了解双液系相图在分离、提纯液体中的应用

7、了解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8、掌握热分析法、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T-x图

9、理解形成稳定及不稳定化合物体系的T-x图

10、理解生成固溶体的体系:完全互溶固溶体、部分互溶固溶体(具有最低共熔温度和转熔温度)的T-x图

11、了解T-x图在分离提纯固体上的应用

12、理解三角形坐标法和三液系等温等压下组成图

13、理解水一盐体系(含生成水合物及复盐)相图及应用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相、独立组分数、自由度、物种数、相点、物系点、结线、液相线、气相线、固相线、恒沸混合物、低共熔混合物、固溶体、临界会溶温度

相合熔点、不相合溶点、转熔温度

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步冷曲线

单组分体系的p-T图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T-x图及p-x图

部分互溶双液体系的T-x图(简单低共溶、形成稳定和不稳定化合物、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固溶体)三元体系相图(包括简单、生成水合物及复盐)

2、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

相律、杠杆规则

3、基本计算及基本方法

互成平衡的相其相对量的计算

有关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的计算

热分析法及相图的绘制

溶解度法及相图的绘制

三角形坐标法

相图用于分离、提纯的计算

物理化学(下册)考试大纲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1、理解电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2、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镕液浓度的关系

3、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4、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其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数之间的关系

5、弄清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6、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公式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1、明确电动势与△rGm的关系

2、熟悉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计,平衡常数的计算等)

3、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

4、能根据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

5、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及了解△rHm和△rSm的计算

6、了解电动势产生机理及电动势测定的一些应用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1、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

2、了解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理解超电势在电解中的作用

3、能计算一些简单的电解分离问题

4、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各种防腐的方法

第十、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1、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及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等基本概念

2、对于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如零级、一级、二级)要掌握其速率公式的各种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

3、对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要掌握各自的特点并能对其中比较简单的反应写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微分式。

4、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仑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意。计算Ea、A、R等物理量

5、掌握链反应的特点,会应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似处理的方法。

6、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碰撞、过渡态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的基本内容,弄清几个能量的不同物理意义及相互关系。

7、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8、了解光化学反应的特点及量子产率的计算。

9、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常见的催化反应的类型。

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

1、明确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2、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学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

3、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学会使用Kelvin公式,会用这个基本原理来解释人工降雨,毛细凝聚等等常见表面现象。

4、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及作简单的计算。

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1、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2、了解胶体分散体系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进行粒度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的研究。

3、了解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4、了解乳状液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以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