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2024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00177消费心理学试题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177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消费心理学研究中最一般、最方便使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访谈法C. 问卷法D.实验法2. 人类的消费行为不仅依赖于自然产品,更主要的是对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的消耗。这表明人的消费特点具有A.被动性 B. 社会性C.主动性 D.发展性3. 我国人民总喜欢把红色作为喜庆、热烈、高贵的色彩;而西方则把白色作为纯洁、忠贞的象征,这种现象体现的是A. 道德感 B. 理智感C.美感D.时尚感4. 当消费者认为某些刺激物对自己不利时,会产生反感情绪并抵制有关信息的输入。这表明知觉具有A.理解性 B.防御性C. 主观性 D. 整体性5. 消费者在实际消费活动中长期使用某一品牌的商品,其消费兴趣类型是A. 固定型 B.广泛型C.偏好型D.中间型6. 消费者的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这表明态度具有A.对象性 B.习得性C. 调整性D.差异性

浙00177#消费心理学试题第1页(共5页)

7.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相比,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条件反射是A.不自觉反应B. 自觉反应C.生物反应D.机械反应8.人们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人格,不断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磨炼自己,以培养坚强的人格,发展自己,这种需要是A.活动的需要B.交往的需要C.成就的需要D.发展的需要9.人的行为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看法常外在表现为A. 心理B. 观点C.态度D.文化10. 具有民族特色的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民族消费心理由此呈现的新特征是A.本土化B.市场化C.氛围化D. 新俗化11.端午节吃粽子的消费习俗属于A.喜庆类B.纪念类C.宗教类D.文化类12. 在选购商品时受情绪影响较大,不特别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是A.青年单身时期的消费者B.新婚时期的消费者C.育幼时期的消费者D.子女成长时期的消费者13.畸形消费属于A.合理消费B. 理性消费C.非常消费D. 过度消费14. 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的界限在于消费者的A.消费决策方式B.消费习惯C.消费方式D.消费目的15. 针对消费者需要多样化发展的现状,设计集多项功能为一身的新产品,使新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使用的需要,又能满足消费者求新心理。这种设计策略是A.性能提高策略B.功能多样化策略C.人体力学策略D. 使用优化策略16. 在购买商品时能反映消费者个性心理需求的商品属性是A.使用价值B.价格水平C.商品包装D.象征意义17.非名牌商品广告比名牌商品广告更重要的功能是A.认识功能B.感情功能C.诱导功能D.美育功能

浙00177#消费心理学试题第2页(共5页)

18. 重点推销的商品,其货位应该是A.明显的部位B.固定的位置C.主要通道上 D. 广泛接触顾客的位置19. 儿童商品广告应首选A. 电视广告B. 广播广告C.报纸广告 D. 杂志广告20. 同一商品信息来自不同的传播源,其说服效果A.部分相同 B.完全相同C.完全不同D.不一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 能导致买卖双方产生心理冲突的意愿差异有A. 交易环境 B.交易风险C.交易形式D.交易条件E.交易内容22.影响消费者感觉敏感性的因素有A.消费者对商品属性的辨别能力B.消费者过去的经验C. 消费者自身的心理特征D. 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E.消费者曾经得到的训练23.抑郁质的人个性心理多表现为A.孤僻多疑B.行为迟缓C.情感体验深刻D.自我控制能力差E.直率热情24.消费者形象记忆包括A.对商品的质量、使用效果等的记忆B.通过象征性的联想记忆C.以感觉的方式获得刺激D.消费者的一种主要的记忆形式E.信息以一种较为具体的方式进入记忆2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包括A.经济因素B.不可控制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 市场环境因素E.心理因素

浙00177#消费心理学试题第3页(共5页)

26.现代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包括A.广泛性B. 一致性C.阶段性D.差异性E.相对稳定性27.消费习惯的表现可以分为A.对时尚追求的偏好B. 对潮流逆反的偏好C.对某种商品的偏好D.对商品品牌的偏好E.对消费行为方式的偏好28.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包括A.指示功能B.便利功能C.美化功能D. 自我表现功能E.联想功能29.营业场地格局包括A.直线式B.斜线式C.曲线式D. 圆环式E.半圆式30.刺激消费者需要的广告诱导策略作用包括A.激发较高层次的需要B.唤起社会的需要C.激发新的需要D. 强化现有需要E.强调特殊需要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1. 简述心理活动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32.简述影响消费者个性形成的因素。33. 简述社会消费文化构成的分类。34.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消费流行的影响。35.简述店面建筑的造型与结构的心理诱导作用。36.什么是商业广告?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浙00177#消费心理学试题第4页(共5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7. 举例说明现代家庭消费的基本特征。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8.由日于“喜之郎”对消费者的记忆有较大影响,“果冻布丁喜之郎”这一简单广告语,神奇地将“喜之郎”作为“果冻布丁”的代名词焊接到消费者的头脑中,垄断了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类别的联想,制造了品牌与行业的唯一相关性,有效地建立了行业壁垒,令竞争产品难以突破。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果冻时的首选就是“喜之郎”。问题:请分析“喜之郎”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记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39. 根据麦肯锡对中国移动用户的调查资料:25岁以下的年轻新一代消费群体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市场最大的增值群体。因此,中国移动将以业务为导向的市场策略率先转向了以细分的客户群体为导向的品牌策略,出台了“动感地带”品牌营销策略。“动感地带”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于15岁到25岁的年轻一族。从心理特征来讲,他们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好奇心强、渴望沟通,他们崇尚个性,思维活跃,他们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是容易互相影响的消费群体;从对移动业务的需求来看,他们对数据业务的应用较多,这主要是可以满足他们通过移动通信所实现的娱乐、休闲、社交的需求。中国移动据此建立了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特征的品牌策略组合:动感的品牌名称、独特的品牌个性、炫酷的品牌语言和时尚的明星代言,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迎合了他们的消费特点和文化,更是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现代生活与文化方式,突出了“动感地带”的“价值、属性、文化、个性”,将消费群体的心理情感注入品牌内涵。由于市场定位准确,策划精妙,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分析:(1)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品牌营销策略取得成功是利用了哪一消费态势?(2)请结合市场营销实践,谈谈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理以促进企业发展。

浙00177#消费心理学试题第5页(共5页)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