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00165劳动就业概论考试大纲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00165]劳动就业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二OO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 劳动概述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掌握:1、劳动的特征(1)劳动的人类专属性(2)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3)劳动的创造性2、劳动的分类(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4)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重点掌握:1、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2、复杂劳动的含义3、简单劳动的含义第二节 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了解:1、劳动方式的涵义掌握:1、劳动者行为与劳动行为的关系2、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3、劳动协作的分类:(1)自愿协作与非自愿协作(2)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3)有组织协作和非组织协作重点掌握:1、劳动行为具有系统性,包含动机系统、行动系统、结果系统和制约系统,体现为多要素、多层次的内在结构。2、动机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目标。3、行动系统包括劳动计划、劳动准备、劳动实施、劳动行动方式或手段等四个因素。其中,前三个因素构成依次相继的三个步骤;后一个因素贯穿于所有这三个步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劳动分工的含义5、劳动协作的含义6、劳动竞争的含义第三节 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了解:1、劳动制度的含义掌握:1、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1)存在的普遍性(2)组织实施的强制性(3)构成的系统性(3)相对的稳定性2、劳动关系的特点(1)直接性(2)普遍性(3)具体性(4)本质性3、劳动关系的类型(2)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2)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3)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重点掌握:1、如何看待劳动制度的作用2、劳动关系的含义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了解:1、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2、制约劳动力人口数量的人口因素和社会因素3、劳动力人口的质量4、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指标掌握:1、劳动力的特征(1)自然性特征(2)潜在性特征(3)可教化性特征(4)开发的双重性特征2、劳动力资源的特征(1)生物性(2)重复性(3)时效性(4)能动性(5)社会性(6)继承性(7)智力性重点掌握:1、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的具体定义与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等有关。2、劳动力资源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第二节 向劳动力资源投资了解:1、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掌握:1、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1)教育开发(2)使用开发(3)管理开发(4)政策开发重点掌握:1、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1)投资超前、效益滞后(2)投资的产出特殊(3)投资的表现形式特殊(4)阶段性和连续性第三节 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了解:1、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2、工作绩效评价标准的特征掌握:1、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2、工作分析侧重于对某一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的客观性的说明,主要包括职务名称、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工作岗位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受聘条件3、企业组织常用的培训方法主要有:(1)案例研究(2)研讨会(3)授课(4)游戏(5)电影(6)计划性指导(7)角色扮演(8)T小组4、T小组的含义重点掌握: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内容2、工作绩效评估的标准包括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客观标准3、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客观标准的定义4、绩效评价中的误差主要有:(1)晕轮效应误差(2)近因误差(3)感情效应误差(4)暗示效应误差(5)偏见误差5、如何使绩效评估的有效性最大化(1)对工作中的每一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作笼统评价(2)评估人的观察重点应放在被评估人的工作上,而不要太注重其他方面(3)在评估表上不要使用概念界定不清的措词,以防不同的评估者对这些用词有不同的理解(4)一个评估人不要一次评估太多员工,以免评估先松后紧或前紧后松(5)对评估人和被评估人都要进行必要的培训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概述了解:1、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3、人才市场掌握:1、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主要包含的因素:(1)自由劳动者(2)使用劳动力的部门与雇主(3)供求关系(4)交换方式与规则(5)劳动力价格2、工会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了解:1、劳动力市场的经典理论掌握:1、制度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区别2、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几种模式:(1)“行政配置”型模式(2)“市场配置”型模式(3)“混合配置”型模式3、劳动力流动的类型重点掌握:1、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2、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了解:1、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2、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具体表现掌握:1、劳动力供给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劳动力数量、工作时间和劳动效率2、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3、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理论的四个假设重点掌握:1、劳动力供给的含义2、劳动力需求的含义3、劳动力参与率4、劳动边际产量5、边际收益产量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掌握:1、劳动力市场歧视最主要的表现是机会不均等和分配不公平2、产生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主要原因第四章 劳动者收入分配
第一节 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了解:1、按劳分配及其实现条件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掌握:1、生产要素的含义——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它的相对性是指生产要素构成的暂时性,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期对生产要素的理解是不同的。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第二节 劳动工资了解:1、劳动工资的含义及构成比2、我国劳动工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3、我国社会主义工资理论掌握: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含义2、计时工资的优缺点3、计件工资的优缺点4、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含义重点掌握:1、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2、计件工资的具体形式3、人力资本理论的含义4、工资水平的定义5、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别了解:1、工资差别的表现掌握:1、职业工资差别的定义2、欧希玛指数的含义及分类3、洛仑兹曲线的含义4、基尼系数的含义5、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为1,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的合理界限在0.2~0.4之间。第五章 就业概述
第一节 就业的定义和特征掌握:1、就业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2)经济性(3)流动性(4)变动性(5)计划性重点掌握:1、就业的定义2、就业必须符合的四个条件第二节 影响就业的因素了解:影响就业的因素第三节 就业结构了解:1、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掌握:1、就业结构变动的规律第四节 就业制度了解:1、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掌握:1、就业制度的作用2、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演变:(1)统分统配(2)供需见面(3)双向选择、自主择业(4)不包分配、竞争上岗重点掌握:1、就业制度的含义第六章 就业政策
第一节 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了解:1、我国实行就业导向的增长政策的主要内容2、调节劳动力交换的政策掌握:1、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2、供给学派关于就业的主要政策重点掌握:1、就业政策的含义2、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充分就业”是凯恩斯就业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第二节 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本节内容只作了解,不作考试第三节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了解: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政策和具体政策2、几种特殊的就业政策掌握:我国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鼓励政策第七章 失业
第一节 失业概述了解:1、待业的含义2、下岗的含义掌握:1、失业的主要类型2、周期性失业的含义3、产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重点掌握:1、失业的含义2、作为失业者,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3、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4、结构性失业的特点第二节 失业的衡量了解:1、失业警戒线的标准掌握:1、几种对于失业率的统计调查方法2、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重点掌握:1、自然失业率的含义2、失业率的含义3、从国外来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失业率的相对标准是:(1)3-4%以内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紧张型(2)5-6%左右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3)7-8%以上为失业问题严重型第三节 我国的失业问题掌握:1、我国失业的特点2、我国失业的原因重点掌握:1、现阶段,我国应从哪些途径入手,进行失业治理?第八章 职业基础理论
第一节 职业概述了解:1、职业分类掌握:1、职业的特征2、职业资格证书的含义3、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方面。鉴定方式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重点掌握:1、职业的含义及作为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2、综合阐述职业的功能第二节 职业选择掌握:1、影响职业选择的个体因素2、影响职业选择的社会因素3、霍兰德根据心理素质与择业倾向,将全部劳动者划分为六种类型:(1)现实人(2)智慧人(3)艺术人(4)社会人(5)事业人(6)常规人4、霍兰德还将劳动者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1)实际型(2)研究型(3)艺术型(4)社会型(5)经营型(6)常规型第三节 职业地位和声望了解:1、职业地位的功能主义解释2、职业地位的分级3、职业声望的实证研究掌握:1、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2、职业声望的特点3、影响职业地位分级的四项因素重点掌握:1、职业地位的含义2、职业声望的含义第四节 职业生涯了解:1、职业生涯的含义2、比尔.拉福的职业生涯方案掌握:1、萨帕提出的职业生涯的五个发展阶段2、职业生涯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第五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本节内容只作了解,不作考试第九章 求职准备
了解:1、如何制作不同类型的简历掌握:1、简历一般有以下几种格式:(1)表格式(2)文字式(3)半表格式2、常用的中文求职简历的结构3、撰写简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二节 准备求职信重点掌握:1、求职信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第一节 面试的含义、目的及基本格式了解:1、面试的目的掌握:1、面试的几种范式2、单独面试可以分为一对一面试和众对一面试两种3、常规面试的定义4、程序化面试的含义重点掌握:1、面试的含义2、面试的优点3、评价中心的定义4、评价中心的具体形式5、阶段性面试可分为依序面试和逐步面试两种第二节 面试的问题了解:1、面试中关于用人单位的问题2、面试中关于个人素质的问题3、面试中关于创新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问题重点掌握:1、面试问题大致可以包括三种类型:(1)用人单位的问题(2)个人素质的问题(3)创新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问题第三节 面试的特点和语言技巧运用掌握:1、面试中在口头语言方面一般应掌握的技巧2、面试中在体态语言方面一般应掌握的技巧重点掌握:1、面试的特点第四节 面试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了解:1、面试时应试者应避免的问题掌握:1、面试时应试者应该遵循的准则第十一章 竞争与择优
第一节 公务员考试掌握:1、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2、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是“公开、平等、竞争”3、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主要类型(1)中央、国家机关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考(2)中央、国家机关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录用考试(3)中央部分垂直管理单位的公务员录用考试4、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分为阅读材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环节。5、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定义6、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内容主要有:(1)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试(2)数量关系测试(3)判断推理测试(4)言语理解与表达测试第二节 社会需要的大学生重点掌握:1、人才测评的含义2、人才测评可以分为在职测评、任职测评、竞职测评和个人测评几种3、心理测验的含义第三节 知识女性的就业本节只作了解,不作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