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2024年10月安徽自考马原必背知识点(3)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含义:普遍性,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②二者关系: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

  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

  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现实指导意义: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含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②二者关系:

  a. 二者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相反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c.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③现实指导意义:

  a. 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b. 要反对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c. 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一方面要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

  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

  (2)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①含义: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②二者关系:

  a.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b.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现实指导意义:

  a. 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b.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

  c. 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一般规律的科学,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①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