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事关教师减负!海南省部署6项主要任务
2024-05-15
海南省教育厅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及全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海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对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工作作出部署。

  《方案》提出六项主要任务:

  一是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正面清单。省级层面对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进行进一步精简压缩,根据活动内容并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分别形成《海南省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正面清单》小学版、中学版,并将列入清单管理的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精简为5大类7项。同时要求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研制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结合市县实际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正面清单。凡是影响中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二是严格执行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审批报备制度。已列入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正面清单的,相关事项部门应将本年度计划进校园事项的工作方案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进校园事项的范围和频次,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未列入正面清单年度计划统筹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

  三是组团推进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年度计划的实施,坚持同类事项或相关事项合并开展,涉及多部门的联合组团开展,严格按要求和程序进行,不得层层加码、扩大范围、增加环节、延长时间。

  四是加强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专项检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社会事务进校园的专项检查工作,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社会事务进校园管理职责。要定期检查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是否履行了审批报备程序、是否确需中小学教师参与,是否与现有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是否有助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是否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是否存在强制摊派或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等问题。

  五是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监督查处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压实属地责任,通过监测、举报、核查、通报、约谈、曝光等方式,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健全畅通问题反馈渠道,积极动员广大教师和家长参与监督,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投诉举报联系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违反教师减负政策的行为,第一时间予以处理纠治,加大对典型问题查处和曝光力度,确保教师减负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六是落实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年度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范精简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等事项,严格落实年度计划。各级非教育行政部门不得设置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事项,确需开展的,须商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按程序报批后列入当年进校园年度计划,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开展,中小学校有权拒绝。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